曾惠娥
【摘要】 數學是一個生活性很強的學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數學的影子.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生活中要是沒有數學的運用,我們的生活將變得雜亂無章,社會的秩序將受到嚴重的破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學階段,如何讓小學數學的作業多樣化?筆者在分析了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的作業相關情況后,進行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 小學教學;數學作業;多樣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已經有了很多的提高,但要達到更高的要求還需要小學教師和小學生的共同努力. 數學作為小學生的一個主要學科,布置作業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擺脫小學數學的單一的形式,讓小學數學作業多樣起來?這是小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以下就是作者的探究和思考.
一、豐富作業形式,形成多樣化的數學作業
(一)數學作業要有趣味性和問題性
數學學科重視學生對問題進行發現、分析和解決的過程的培養. 目前,小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一般都以問題的方式呈現,而問題能否吸引學生是數學作業能否達到相應效果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加以考慮,為學生布置出有趣味性同時也有一定的探究性的作業. 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對一些新鮮事物的興趣也比較濃厚,對具體事物的理解力要比抽象的問題理解力強.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進行作業的布置,選取一些圖文并茂的、趣味性強的問題,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的內容時,教學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掌握10以內的數字. 出于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讓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聯系起來,創造有趣的教學情境,布置充滿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作業. 在暑假里,爸爸、媽媽、小明和哥哥一起去北海公園玩,門口寫著每人1元的門票費,那么,小明家應該要花多少錢?小明和哥哥玩了一會后覺得自己渴了,要買冰棒,每一個冰棒2元錢,爸爸給了小明10元錢,小明在買完冰棒后還剩下多少錢?利用生活中出現的場景來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吸引小學生的眼球,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有興趣的完成作業.
(二)數學作業要有層次性和個性
每一個小學生都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情況等,所以,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 由于學生在理解力和思維力方面存在著天生的差距,因此在布置作業時,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就是說,數學作業要有層次性和個性. 教師需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布置符合學生實際和興趣的適合學生的作業.
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混合運算》的內容時,教師就需要充分的考慮數學作業的層次性和個性,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 對作業可以進行以下的一些設計:星期六,小芳和媽媽一起到超市里買菜. 媽媽準備買1個花菜、3個玉米. 在超市的標價牌上寫著花菜3元一個、玉米2元一個. 媽媽問小芳一共需要多少錢?在進行計算時,可以采取兩種方法進行. 一種是分步計算:3*2 = 6元6 + 3 = 9元;還可以采用綜合計算的方式:3 + 3*2 = 9元. 這樣不同學習情況、不同思維模式的學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 有的采用分步計算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對綜合計算的方式還不夠熟悉,也可能認為采用分步計算更能體現自己的思路;而采用綜合計算的同學,可能更加習慣于采用綜合的方法,認為這種方法更加的方便和快捷等. 這樣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使數學作業更加的靈活,也可以體現學生個人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自主選擇程度
在傳統的教學中,作業都是由老師一個人決定的,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作業,不能進行自主的選擇,這樣的模式使小學數學作業缺乏靈活性. 目前,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利. 這樣的自主選擇性的作業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讓作業的復習和鞏固的作用更加明顯. 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體會到作業完成時有收獲的喜悅.
(四)數學作業要有實踐性和生活化
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也應該回歸于生活.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學,而且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是比較基礎和淺顯的,不像初高中數學那么難以理解,這些基礎和淺顯的知識正是日常生活中運用最廣泛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要緊密的聯系生活實際,選取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情境作為數學作業的場景. 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參與作業練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當堂學習的知識的同時,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用性和實踐的重要性,樹立起數學是有用的觀念. 比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認識更大的數”這一節內容后,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作業布置. 小華和媽媽在周末去逛街,媽媽要用100元給小華買衣服. 商店里店員告訴他們,一件上衣A為40元,另一件上衣B為58元;褲子C為38元,褲子D為43元. 媽媽為小華選了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那么他們有哪些選擇的種類,在相應的選擇中,他們應該支付多少錢?這樣生活化的場景容易讓學生理解,也讓學生明白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也能讓他們從中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數學.
二、教師的作業評價要多樣化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多樣化不僅僅表現在教師的作業設計的多樣化,還體現在教師的作業評價多樣化. 傳統的教學中總是教師一人就對所有的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學生在作業評價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的機會涉及. 在進行課程改革中,我們就可以改變這樣的現狀,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作業評價中來. 同時,由于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作業的評價也可以進行多樣化的評價,不單單以作業的正確與否來完全斷定一名學生的作業情況.
(一)作業評價模式的多樣化
在作業評價的模式方面,我們可以采取首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模式,然后讓同學間進行互相的評價. 這樣的作業評價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作用. 而且這樣的自評和互評能夠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所在,讓學生對相關的問題認識得更加深刻. 小學生在總體上的知識差別不大,而且由于小學數學知識都比較基礎,學生的能力也都差不多,每一名學生所犯的錯誤可能都大同小異. 這樣通過同學互評就可以從其他同學的作業情況來反思自己的作業情況,避免其他同學所犯的錯誤,就能提高自己作業的水平.
比如在進行長方形周長計算的作業評講時,我就采取了同學互評的模式. 首先,我把全班的作業都收起來,再打亂順序發給學生,這樣就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拿到自己同學的作業. 然后進行作業的評講:一個長方形它的長為5厘米,它的寬為3厘米,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正確的解答是:長方形的周長 = (長 + 寬) × 2 = 長 × 2 + 寬 × 2,所以,長方形的周長 = (5 + 3) × 2 = 16厘米或者是長方形的周長 = 5 × 2 + 3 × 2 = 16厘米. 通過評講作業,我讓每一名同學對他們手里的作業進行評價,對的打鉤,錯的打叉. 在評價完后,再把作業收上來檢查學生互評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二)作業評價的標準要多樣化
什么叫做作業評價標準多樣化?簡單地說,就是不能以對錯作為評價學生數學作業的唯一標準. 在現階段,教師布置的小學作業逐漸地變得多樣起來,所以評價也應該多樣化. 目前,小學教師除了布置課后復習鞏固的作業之外,還有布置預習作業的習慣. 如何評價學生預習作業呢?我們就不可以用對錯來進行衡量,而要用用心程度來衡量,積極準備的學生就是預習作業優秀的學生. 就算是布置的課后作業,也不能以對錯來完全衡量一名學生的專心程度. 小學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更要以進步來對他們進行判斷,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贊賞,讓他們更加的熱愛數學學習. 以下是一個預習作業評價的案例.
我在進行幾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就提前布置了尋找生活中的幾何圖案的預習作業,然后再開展教學.
我:“同學們的預習作業做好了嗎?”
全部同學:“做好了. ”
我:“那請同學分享一下吧. A同學你來吧. ”
A同學:“我發現家里和學校的大門都是長方形的,國旗也是長方形的,對了,魔方每一個面都是正方形的. ”
我:“很好. 還有同學要分享嗎?”
B同學,C同學
這樣在課堂上進行預習作業的檢查,既可以檢查學生的作業,又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多樣化思考是必要的,通過使小學數學作業多樣化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對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為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祁曉紅. 試論如何做好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J]. 新絲路(下旬),2016(01).
[2]張青.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探討[J]. 新課程導學,2016(03).
[3]夏德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糾正[J]. 教育,2016(08).
[4]張潔,丁俊征.小學數學分層次作業設計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4).
[5]陳佐蘭.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四個“走向”[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