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斌 岑懷芳 黃安勝
【摘 要】《健康評估》是護理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必修課,學好這一課程,是學生做好臨床護理的保障。在高等醫學院校的專業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健康評估》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中,筆者對《健康評估》這門課程的不同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健康評估》 實踐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
一、引言
《健康評估》是為了實現學生在醫學基礎課程、護理學基礎課程和臨床專科護理課程之間良好的過渡而開設的護理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健康評估》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從護理的角度深入地研究病人現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科學地分析病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各種現狀,并且針對性地給予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對于護理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健康評估》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是學好臨床護理專業課程的基礎、起點和橋梁。接下來,筆者就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做詳細分析。
二、實踐教學法
實踐教學法是加強學生技能素質培養和訓練的重要方法。在《健康評估》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的教學中,要使學生通過規范的技術操作和不斷解決臨床實際問題來提高實踐能力,這就是實踐教學法的意義所在。在《健康評估》的實踐教學中,實驗操作和臨床見習是兩種最主要的授課方式。《健康評估》的實驗課往往安排在問診、身體評估、心電圖檢查以及常見實驗室檢查等環節中,這些實驗課往往由多位老師共同帶教,這就要求老師們要實現集中備課,并且使用統一規范的手法進行教學。如:實驗課的課程可以安排在每章節理論課之后進行;而且為了使得實驗教學進行得井然有序,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每組10到12人,每組選一個小組長,這將會有利于教師的示教指導及學生的練習掌握。此外,授課的實驗老師對學生實驗報告的修改也應該采取統一的考核評分標準,保證考核的公正和公平,而且,每次實驗教學課程的最后一課應該對學生的各項技能進行考核,這不僅是檢查學生實驗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而且還是督促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
實驗課的教學一般是在實驗室中進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相對新穎和陌生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實驗室中有各種儀器和實驗原料,都是些以前學生只能夠在課本上看到的東西,當學生實際操作起來時,便能很好地理解實驗原理和掌握操作技巧,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最后,在《健康評估》的講解結束后,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兩次臨床見習,讓學生在專業醫師的指點下,走入病房與病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采集病人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心理社會狀況,利用所學的評估技能對病人身體狀況進行評估。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新奇的學習環境和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帶動了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多媒體技術的普遍應用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最為豐富多彩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計算機為中心,集文字、實物、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于一體,對電教媒體的應用最為普遍,如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中,要實現現代化的多媒體媒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的有效結合。授課老師在課前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并且認真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學生所學的知識以圖表、彩色文字、動畫、游戲等多種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以往傳統的教學媒體往往以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主,對醫學教育來說,以板書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護理教育。在《健康評估》教學中采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以傳統教學手段為輔的教學方式,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不受課本知識的拘束,而且能夠促進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心胸部和腹部的操作練習中,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模擬來進行練習,在進行實驗前,首先利用多媒體設置正常人的各項指標,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檢查方法,并且讓學生頻繁地進行模擬訓練的練習,讓其熟練掌握操作步驟;其次,設置異常的多媒體指標,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會,自己去發現并解決問題;最后,待到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操作后,專門拿出一定的時間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充分進行操作練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親身體驗如何操作。這樣一來將會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健康評估》中的各項知識。
四、情景教學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黑板和板書為主,老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差,理論與實際相脫離,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在實際的教學中設定專門的情景和角色扮演,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在課堂上,授課老師可以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真實性或準真實性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在理論知識的講述過程中,準備充足的實例,通過將理論知識活化為具體實例的方式來教學,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以整體護理為中心的情景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地使用各種教學媒體再現病癥的情景。如在《心肺聽診》這一課時的講解中,可以創設相應的聲音情景;老師在上課前可以提前錄制好生理和病理錄音,然后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這些錄音,讓學生認真體會,這樣可使教學效果更佳。再如:在《健康評估》常見現象的講解時,可以創設相應的癥狀情景,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癥狀的真實圖片或教學錄像,這樣會更利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最后,角色扮演也是情景教學的一種方式。在對《健康評估》中的各項病癥如發熱、疼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進行講解時,可以構造出特定的情形,扮演者把自己當作特定情形中的一個角色,按5—6人一組,做好課堂前的準備工作;上課時,老師介紹完本次課的目的后,由學生分組表演,表演過程中,其他組的同學仔細觀察;表演結束后,由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客觀評價,并給出相應的建議。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學法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鍛煉了學生的勇氣和自信,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著重介紹了《健康評估》教學中的幾種教學方法,如實踐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在該門課程中都有著具體的應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然而,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十全十美的,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優化結合,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劉佳,李學玲,劉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06):157-158.
[2]吳薇薇.多媒體課件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4(01):62-63.
[3]張劍青,劉鵬飛,張巧芬.案例與情景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16):35-36.
[4]梁惠萍,王立民,覃濤,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14(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