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芳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是一個公認的問題,相關部門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成效不夠明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當前現狀表現及改善措施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 原因 現狀 改善措施
我國推行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們的教育觀念也越來越現代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發的重視。但我國的幼兒教育目前存在著嚴重的小學化傾向。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身心發展水平達不到接受小學教育的程度,需要在正確的教育下才能有效促進幼兒智力的健康發展。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不但與幼兒階段的教育目標相違背,同時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廣大的幼教工作者需要以正確的教育方式保證幼兒健康地成長。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
(一)競爭意識不夠理性
我國的幼兒園眾多,目前很多幼兒園辦園的目的不夠單純,往往把盈利作為主要目標。比如,很多幼兒園會宣傳自己的教育特色,通過特色辦學來吸引家長,而家長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免有些急功近利的心態,多數幼兒園都或多或少地迎合家長的心態,在幼兒教育中實施小學化教育。另外,由于幼兒園數量在不斷增多,競爭也日益激烈,很多幼兒園以提高教學的難度來顯示教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
(二)教育管理部門監管不夠到位
教育部門的監管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起著把關人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相關教育部門監管不嚴,對于幼兒園的辦園許可、教師任教資格、教學內容是否合理等方面審查不夠到位。如,某民辦幼兒園為了追名逐利,擅自擴大招生規模,導致很多家長吃虧上當,孩子也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幼兒教育的評估體系不夠完善,主要評估權掌握在學校和家長手里,將幼兒的知識水平與知識儲存量作為主要評價標準。
(三)幼師的資質有待考量
目前,我國很多幼兒園幼師的資質有待考量。幼師應該是具備專業知識與良好素質的教育人員,但是很多幼師只是接受過簡單的培訓,不少教師都是無學歷、無教師資格、無編制的“三無”教師,所以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上很容易被一些利益影響。很多幼兒園風氣不好,再加上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都會直接影響到幼師的思想與行為,導致幼師對孩子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會按照家長的愿望進行,對幼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幼師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的。近年來經常會曝出一些幼師體罰幼兒的事件,如2015年8月份,廣東陽江一家幼兒園發生了體罰孩子的事件,老師拉扯孩子的身體并用木棍打其手心,引起了公眾的憤怒,也說明幼師素質的重要性。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
(一)忽視兒童的成長規律與內心感受
很多幼兒園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在宣傳的時候將幼兒可以學到的知識的數量與難度作為亮點,以迎合家長的需求,完全不顧及兒童的成長規律,這種辦園理念是十分扭曲的。很多家長也很少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急于求成,經常將自己孩子能背多少詩、能寫多少字、能說多少單詞作為驕傲,并以此來評估幼兒園教育。
(二)幼兒教育課業繁重
現在有一種理念十分盛行,那就是“提前打好基礎”,很多家長也非常支持這種理念,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的知識放在幼兒園灌輸給孩子,看似很“合理”。而教育機構也不聞不問,給幼兒園教育增加了教學難度,加減乘除法、單詞與生僻詞也出現在幼兒教育中。而幼兒的心理與身體發育程度沒有達到可以很好地接受小學化知識的水平,因此,這些做法都是很不合理的。
(三)幼兒教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
幼兒教育體系的科學性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這種體系并不科學,尤其是在幼兒教育的課程設置方面,班級授課的方式十分普遍。同時,幼師進行“滿堂灌”教學,脫離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個性實際。偏遠地區的很多幼師缺乏專業的知識素養,在教學中將幼兒園的知識與小學知識一起隨意教授,而忽略了幼兒的娛樂活動,加重了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
三、努力改善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一)辦園思想要規范
幼兒園教育對于每個孩子來說是提升其認知能力的最重要的啟蒙教育,在促進幼兒智力開發、激發探索欲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幼兒園,要以服務育人為宗旨,充分了解幼兒的身體以及心理特征,以幼兒喜愛的游戲作為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幼兒園可以采用的游戲教育方式有拼圖、表演、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可以使幼兒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增長知識。
(二)重視幼師的培訓和培養
幼師與兒童的關系是最為密切的,幼師知識水平與素質直接影響到幼兒身心能否健康成長并且學到有用的知識。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幼師隊伍,需要對幼師進行深造,也需要通過各種教研活動,引導幼師更快進步。2015年11月,吳川市的中心幼兒園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舉辦了幼師專業技能比賽,通過對幼師在才藝展示、游戲設計、組織幼兒活動等方面進行評比,引導幼師更加專注自身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要引導家長正確評價孩子的成長,切不可揠苗助長,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幼兒園與幼師要努力為幼兒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對幼兒的不良習慣要及時糾正,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為幼升小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并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在相關部門的監管下、在教育機構的配合下、在教師和家長的支持下,不斷改善,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地實施幼兒園教育,保證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嚴仲連,蓋笑松.論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
[2]王繽梅.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歧與評價[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