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燕
摘 要 口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英語教學的探索與思考,主要從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兩方面,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問題分析 情感因素 口語教學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59-02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的語言,而英語口語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好英語就好像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讓我們更多地認識、了解了這個世界,我們的視野由此而寬闊,世界與我們的距離因此而變短。因此英語口語的學習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音不標準,方言的影響較大
在大部分鄉鎮中學很多學生的普通話都不是很標準,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因此從他們嘴里講出來的英語同樣也具有地方特色,這部分學生,即使語法掌握得很扎實,也還不能和他人順暢交流。小到單詞、音標,大到句子、段落,都受到他們方言的影響,而說不標準。
2.表達不地道,受母語思維的制約
大部分的學生在用英語交流時,都會經歷這樣的思維過程:聽到英語——翻譯成漢語進行理解——用漢語思考要說的話——翻譯成英語表達出來。如果始終以這樣的邏輯思維來講英語,說出來的英文永遠不會是地道的英文。
3.心理障礙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即使學生們已經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但還是有很多學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開口。學生開口難,連貫敘述更難,越怕越不敢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4.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
我國學生由于教師的口語水平受限,電化教材設備和資料不健全等種種原因,學生聽英語的機會少,這直接影響了說的訓練;另外,我國絕大多數中學班級容量較大,難以組織有效的口語訓練活動,使學生開口實踐的機會少,口語的能力自然難以提高。
5.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良影響
英語教學方法應該是先聽、說,后讀、寫,循序漸進,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對待外語仍像對付古漢語那樣:閱讀、背誦、默寫、填詞、翻譯、解釋,講的多、練的少。
二、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解決方法
1.強化學生的英語發音,即語音語調教學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闡明正確發音的重要性,即標準的發音是一個人英語口語素質的基本體現。并且督促學生積極訓練、模仿,在課下要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同時教師也應該幫助學生總結一些極其容易出錯的發音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指出,讓學生引起足夠的注意和重視。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下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原聲材料模仿練習并要求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例如,會話練習,演說詞,詩歌朗誦,英文歌曲等。學生通過模仿不僅可以糾正每個單詞的錯誤發音,也可以有意識地去學習純正英文中的語調及地道的表道方法,從而增加對英語的語感。
2.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①鼓勵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詞組
學生應以詞組為單位,盡可能多地掌握詞組。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地加入詞組接龍競賽等之類的游戲,要求學生按順序將自己所掌握的詞組寫到黑板上,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記憶詞組的積極性。
②地道英語固定表達法的學習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看些純正的英語閱讀材料,地道的英語影片,并有意識地積累這樣的句子,比如用一個小本子把平時看到的這樣一些純正地道的句子記下來,有空時就多拿出來翻一翻、讀一讀,來幫助自己記憶。這樣,久而久之,在很多情境下,學生們就可以按照英語的模式來表達意思了。
③背誦文章講故事,培養語感
學生通過背誦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緩解畏難情緒,激發他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語感。在跟讀——朗讀——背誦這三步曲的練習中,學生們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斷句能力和理解能力。
3.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論我們教得如何,在教學中我們都有意無意地體現著自己的觀念,或許我們沒有意識到,但它的確是存在的。因此,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觀念,正確認識 “教”與“學”的關系。試著改變傳統課堂上以老師為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說、多聽、多練,讓他們自己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讓他們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在體驗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創造口語訓練環境及氛圍,激發信心
自由對話法,即安排自由談話時間,讓學生自己講話,用英語與其他同學談話,談自己喜歡的話題。對說的內容、說的時間長短不加限制,七年級時側重簡單的會話,進而圍繞問候、告別、感謝、應答、道歉、打電話、意愿、問路等十幾項功能強化交際性的口語訓練。八年級時安排講英語小故事,可以介紹家庭、個人情況等或能用簡單的英語講述自己經歷的事情。九年級時安排一至二名學生限時復述課文。臺上學生講,臺下學生聽,一舉兩得,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的膽量得到了鍛煉,口語能力也逐漸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蘇承志.英語交際能力與策略[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張嚴君.通過學習者訓練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實驗[J].外語界,2004,(1).
[3]王立非,周丹丹.我國英語口語研究12年[J].外語界, 2004,(6).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