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玲
【摘 要】數學在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在學生的各種升學考試中占據了相當大的分值。正因為數學的地位如此重要,很多教師、學生對數學的教授與接受太過功利化,思維定式化,僅以“會做題,考高分”為最終目的,使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遭到禁錮。對此數學任課教師應想辦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關鍵詞】數學學習 創新思維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92
數學學科在我國的教育系統中占據了絕對重要的位置,它同語文一起全程“參與”學生的教育歷程。對于理科生而言,數學貫穿從小學到博士后的全程教育,可謂“得數學者得天下”。正是因為數學如此受重視,學校在升學率的制約下,學生在分數的壓迫下,都不得不對數學的教學“扭曲化”,即“考試考什么,教師教什么”、“怎么答得分高,解題步驟怎么答”。這就形成了學生在數學科目上的定式思維,遇到某類型的題就按照那幾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套”,使學生的思維遭到了禁錮,普遍缺乏數學創新思維。
創新一個國家進步的動力,是民族發展的靈魂,由小及大,若是所有的事情都按固定的思維模式處理,沒有創新,沒有發展,那么國家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強大的可能性很小。就單數學科目而言,不僅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時,創新思維對發展學術有關鍵作用,更是需要創新思維,即便踏入社會,學生也需要用創新的發展的眼光處理問題,提升自身競爭力。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呢?在我看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獨立思考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新課堂上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轉變為引導角色。原來的課堂授課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掌控全局,指點江山,按照課本直接給學生講解課本內容;學生則在臺下,低頭不語,奮筆疾書,記錄教師的講課內容。簡單而言,原來教師授課的時候,學生的存在感很低,參與積極性不高,需要學生參與的互動也很少,屬于教師對課堂進行滿堂灌。這種授課模式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因為所有的知識及答案已由教師給出,推理過程也由教師直接寫明,學生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記住這些知識。這種方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學生對理論推理也沒有具體的想法,只需簡單背過即可。這使得學生創新思維遭到抑制,做題完全是對教師所講題型的生搬硬套,雖然做題得分了,至于該如何進行邏輯性的思考,教師沒講,學生沒學,甚至對學生而言不必學。這也就是為何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很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的課堂授課方式,教師的角色轉變了:教師不再是統領者,不再是知識復印機,而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引導者,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自己思考問題,推理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轉變使學生不能再偷懶,必須自己勤于動腦,考慮問題。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很多學生同時就一個問題進行思考,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一道數學題自然會有幾個解題角度,多種解決辦法。總而言之,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獨立思考,這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前提條件。
二、實行賞識教育為主,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
實行賞識教育,是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的重要保證。與眾不同是需要勇氣的,若是學生想到的解題角度與其他人皆不相同,學生自然而然愿意做“沉默的大多數”,萬一錯了,豈不是站到大多數人的對立面上?這種情況下,若是教師不對學生進行鼓勵,贊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話,學生自然沒有勇氣站起來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很可能一個極好的想法會被錯過。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錯誤的,只要勇于表達,就應該對其勤于思考的精神給予鼓勵,并以此為榜樣,鼓勵其他同學也勤于思考,積極表達。
大多數學生的自尊心很強,需要教師認真保護,課堂上,教師可以實行賞識教育,對學生有足夠耐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學生進行鼓勵時,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多鼓勵學生,一方面,可以在學生間樹立起負責的形象,與學生搞好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任務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鼓勵,使學生勇于表達,不必有答錯題挨批的顧慮,學生自然愿意積極思考,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學術前沿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需要開拓學生的視野,若是僅教授學生課本知識,卻要求學生的思維與眾不同,富有創新能力,的確是有些強人所難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自然需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有足夠寬闊的知識面及足夠多的角度進行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教授給學生課本知識,相關知識的學術前沿也需要讓學生有所接觸,有所了解,使學生有角度進行思維創新,否則,便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航人,知識必須扎實淵博。當今知識日新月異,學術前沿更新很快,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不要以為教過幾年課本便可以一勞永逸,要及時關注學術前沿,保證知識的先進性。同時要學識淵博,不僅對自己所授課程的專業課十分了解,也要關注其他學科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學識淵博,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征服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產生崇拜感,樹立自己的威信,促進課堂教學保質保量地完成;另一方面,當今的學術潮流是交叉學科的學習交流,用淵博知識武裝自己可以積極跟隨學術潮流,促進學術創新。
四、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大賽,開拓思維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大賽,開拓學生的思維,以此達到創新目的。國家舉辦的面對學生的創新大賽有很多,種類各異,有數學學科的各種大賽及其他專業的創新大賽。不管何種類型的大賽,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在假期積極參與,通過競賽題目開拓學生思維,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培養其創新思維。就數學大賽而言,很多數學題目都是平常考試中的題目類型所不包括的,這類題目看上去非常簡單,若是按照平時的固定思維來解題一般是行不通的,就需要學生勤思考,多動腦,利用平時不用的解題方法,從其他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對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極其有幫助的。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首先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多讓學生了解學科的學術前沿,并利用假期參與各種創新大賽,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