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麗
摘 要 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研究體系,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爭議。本文在梳理外語學習策略的成就和爭議的基礎上分析和總結國內相關研究存在的不足,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外語學習 學習策略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11
Abstract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ystem. However, controversies also exist. This essay reviews achievements and controversies of researches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alyzes and summaries problems so as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es.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research overview
0 前言
20世紀60至80年代初期,研究學者對“成功學習者”的特性展開研究,拉開了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的序幕。研究學者在分析成功學習者的特性和其運用策略的特點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學習策略理論展開初步探討。80年代和90年代是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百花齊放的時期,心理學和二語習得領域從各自的視角致力于建立統一的共識。但隨著研究內容的不斷深入和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學習策略研究領域容納了多種理論觀點或視角,這些理論在學習策略領域不斷繁榮發展,使得各種理論觀點相互交錯,形成一個交織混雜的外語學習策略理論網絡體系。進入21世紀,研究學者不再執著于建立統一的共識,認為學習策略本質上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現象,理論上的統一反而會降低研究其豐富性和預測性(Griffith, 2014)。
國內對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文秋芳等(2004)將國內研究歸納為兩個階段,1984年至1992 年是外語學習策略的萌芽階段,相關研究不多,成果較少。1993年至2003年為全面啟動階段,研究隊伍迅速成長,研究方法逐步多樣化和規范化。此后,外語學習策略研究進入全面繁榮的階段,研究學者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習者,如中學生、高職學生、英語專業學生和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聽、說、讀、寫等各個層面,及各種學習條件和環境展開實證研究。
1 外語學習策略理論研究
1.1 外語學習策略理論構建
外語學習策略理論體系是一個綜合多個相關研究領域的“連鎖理論網絡體系”(Griffith, 2014)。首先,外語學習策略本質上是一種認知現象,認知心理學關于運用信息加工觀點探討認知的內部心理機制的理論為學習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語言學習是一個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反應輸出的過程。學習策略就是幫助學習者使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控制學習信息加工系統,以便更好地存儲和提取信息的過程性知識。學習者使用的方法和技術是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而控制信息加工的過程則是元認知策略。
1.2 外語學習策略的定義
對學習策略展開有意義的研究,定義尤為關鍵。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對其進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具體的促進學習的方法、技巧或行動。Rubin認為“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技巧或手段”(1975);Oxford也表示學習策略是一種“能夠更容易、快速、快樂并有效地學習,更好地自我調控,適應新的情境的具體行為”(1990)。二是把學習策略看做是抽象的行為或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Griffiths關注學習者的主動性和自我調控能力,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控制語言學習而有意識地采用的行動(2008)。三是學習策略是學習的過程和程序。Rigney(1978)認為學習策略是促進語言習得、記憶、提取和語言表達的程序和步驟。
綜合多方觀點,語言學習策略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學習者為促進學習,有意識地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程序和規則、調控方式等均屬于學習策略的范疇。語言學習策略的過程中,學習者的目的性、主動性和應用水平是衡量學習者學習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制約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外語學習策略的分類
學習策略定義的多樣化,導致學者對學習策略的分類也存在許多爭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Rubin(1981),OMalley(1985)和Oxford(1990)等,在外語學習策略實踐研究中應用比較廣泛。Rubin認為,學習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能夠直接促進學習過程的認知策略是直接學習策略。OMalley首次將元認知策略引入語言學習策略研究領域,將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交策略。Oxford(1990)根據學習策略與材料之間的關系將外語學習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前者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后者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
2 外語學習策略的實踐研究
2.1 外語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的相關性研究
外語學習策略與學習者的學業成績呈顯著正相關。Green & Oxford(1995),Park(1997)等研究發現學業成績較好的學習者運用學習策略的頻率高于水平較低者。Kyungsim & Leavell(2006)的研究表明主動運用學習策略的學習者在學業上的進步大于較少運用策略的學習者,這一結論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學習策略與成績的關系。但并非所有學習策略都與學業成績呈正相關。但也有研究對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的正相關提出質疑,Porte(1988)研究發現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習者在學習中也會使用學習策略,但使用的方法不合適;Gardner(1997)在對有經驗的語言學習者進行調查后發現這類學習者不需要運用學習策略。
2.2 外語學習策略影響因素研究
學習者在使用學習策略的過程中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有學習者自身的特性、學習者的情感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影響等。
年齡和性別對學習策略的影響一直是國內外研究者關注的重點。研究發現,年齡與學習策略的復雜程度呈正相關,即年齡小的學習者多以具體任務為中心,使用的學習策略較為簡單,年齡較大的學習者能靈活使用實用較為復雜、綜合性的學習策略(Brown et. 1983; Ellis, 1994)。性別對學習策略的影響較為復雜,相關研究存在許多爭議。Ehrman & Oxford(1989)、 Gu(2002)、Hong-Nam & Leavell(2006)、Cevdet Y誰maz(2010)等研究發現女性使用社交學習策略、補償策略和情感策略等的頻率高于男性;Tran(1988)和Wharton(2000)的研究則得出男性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高于女性的結論。
由于個體心理因素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學習者情感因素與外語學習策略關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國內外研究均證實學習動機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Gardner, 1985; Oxford & Nyikos, 1989; Pintrich & Schunk, 2002),在這一共識下,對學習動機的研究更加細化和深入。學習風格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組織和處理信息的較為固定的方式,具有穩定性和個體獨特性。Cohen(1998)和Reid(1995)認為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密切相關。一方面,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通過感知和喜好、選擇、策略形成三個步驟形成有效學的學習策略(Riding& Sadler-Smith,1997);另一方面,語言學習者可以通過“有意識地使用不同策略來拓展自己的學習風格,增加自己學習風格的靈活性”(文秋芳,2004)。
學習者學習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國籍等也是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的因素。通過跨文化比較研究,Tyacke等(1986)指出亞洲學生更傾向用機械學習策略,較少運用交流學習策略;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更多地使用補償策略(Oxford, 1996);Griffiths(2000,2003)研究發現由于文化意識、語法結構和教育背景等存在差異,歐洲學生在學習外語過程中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高于其他國家的學生。
2.3 學習策略的培訓
對外語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訓練是基于一個普遍認可的共識,即通過指導和訓練,學習者能夠獲得有助于語言學習的策略,改進學習語言的方法,提高成績。因此策略訓練研究多從微觀視角,針對目的語的特點,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展開策略和方法指導與訓練,提高外語成績。
3 外語學習策略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綜合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不難發現外語學習策略在內涵和外延方面的爭議仍將持續,短時間內無法達成統一的共識。一方面,這種觀點上的分歧是一件好事,使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更加多樣化,拓展了研究的范圍和廣度,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論上的共識,對外語學習策略的深入研究則存在一定的影響。
從研究的內容方面,今后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將更加側重于外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和元認知因素的探討。通過研究學習者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因素和信息加工過程。宏觀的外語學習策略研究對外語教學的指導意義有限,未來的研究將針對特定類別的學生展開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各個層面,聽、說、讀、寫等進行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和干預,提高學生語言學習成績。外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傳統的問卷調查和訪談等仍將是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學習者敘述、教師敘述和有聲思維記錄等新的研究方法將成為傳統研究方法的有效補充,使外語學習策略研究更具科學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Griffiths, C., & Oxford, R. L.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andscap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J]. System, 2014(43):1-10.
[2] Oxford, R. L., Rubin, J., Charmot, A. U., & Schramm, K.. The Learning Strategy Prism: Perspectives of Learning Strategy Experts[J]. System,2014(43):30-49.
[3] Oxford, R. L., & Ehrman, M.. Adult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n Intensiv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J]. System,1995(23):359-386.
[4] 文秋芳,王立非.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20年[J].外國語言文學,2004(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