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摘 要 文章針對我國高校食品專業普遍開設的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剖析食品營養學教學改革實踐中存在的一些誤區與問題,并據此從教學重點、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師資培養和學科建設等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食品營養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旨在為開展有效的食品營養學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 食品營養學 雙語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34
Abstract Several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the Food Nutrition have been opened in food professional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of the errors and problems of food nutrition reform exist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ood nutrition course such as teaching points, textbook 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o on. Our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of Food Nutri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Food nutrition; bilingu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2001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4年,又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兩個文件對雙語教學過程中,教材、講授過程和考試方式等進行了規定,明確同時采取中文和英文相結合的方式,最好是以英文為主。2005年,教育部1號文件再次重申“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繼續擴大雙語教學課程的數量”。近年來,我國部分重點高校也廣泛接受了雙語教學的理念,積極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①
食品營養學(Food Nutrition)是研究食品與人體健康關系的一門科學,也是食品相關專業必修的一門主干課程。食品營養學主要研究食品的營養成分、成分檢測方法、食物在人體中的吸收與消化過程、營養、膳食與健康、加工對食品成分的影響、提高食物和膳食營養價值的方法和工程技術、社會和文化對人類攝取食物和營養的影響等。
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食品專業本科生的食品營養學相關理論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主要目的是在保證專業授課質量的同時,使學生能基本掌握本專業常用的專業詞匯,能夠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研究所需的相關儀器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及時了解本專業及學科領域的最新學術動態,提高學生學習外文資料和對外交流的能力,最終達到聽、說、讀、寫、譯綜合語言技能的全面培養和提高。
1 雙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從全球角度來看,我國在食品營養學領域的研究還相對落后。開展雙語教學,可以利用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果,有效地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對食品營養認識的距離。目前,中國對外的食品貿易規模也在不斷增長,通過雙語教學可以使食品專業學生接觸到最新的營養學前沿知識,把最新的營養學知識和理念應用到我國的食品事業當中,促進我國食品營養科學研究和貿易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雙語教學可以推動我國食品營養學教育與國際接軌。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科技人才,培育人才的關鍵在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教學理念,推行雙語教學改革是實現高校教育國際化的有效途徑之一。②
此外,雙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理解、思考、表達和解決食品營養學理論的水平,從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使學生能及時跟蹤該學科在國際上的發展動向。為畢業生的自身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也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在就業時的競爭力。③因此,運用雙語講授食品營養學成為了剛性需求。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背景下,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在高等學校的開展有著美好的前景和生命力。
2 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部分重點高校進行了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體實施教學中也面臨不少問題與困難。總結以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過于重英文教學,偏離了學科重心
雙語教學作為教學創新的方式之一,大部分院校陸續開設雙語課程。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也開始在食品專業的院校中被廣泛采用。但大多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過于形式,導致教學部分薄弱,變成了專業英語課。另外,由于本科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不齊,雙語教學往往在專業授課方面受制于英文水平,以至于大多教師都不得不將大量精力放在如何能夠讓學生聽懂并接受英文的講授上,而忽略了食品營養學的基本理論教學,最終本末倒置。
2.2 教材選用不當,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選擇恰當的營養食品學雙語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由于我國食品營養學英語的教學起步較晚,國內目前食品營養學缺乏正規的雙語教材,因此任課教師沒有備課的直接教材來源。大部分院校現在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英文的原版教材,這樣對教師的食品學專業知識要求很高,否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正確理解。二是用中文教材,由教師自己理解,翻譯成英文。這樣對教師的專業英文水平要求很高,否則學生更難理解專業知識。
2.3 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難以支撐教學目標
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側重點的不同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差異。首先,在雙語教學中如果母語的比重過高,無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環境,會直接導致雙語教學質量的低下。無法實現在專業學習過程中鞏固和提升外語運用能力的教育目標。
其次,沒有將營養學的英語和專業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授課過程中,過于偏重英語的講授,而沒有將專業知識的梳理和理解列為教學重點,背離了雙語教學的宗旨,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思維。雙語課程并不是簡單的專業英語課程,沒有注意專業知識和英文講授的并重,是雙語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④
2.4 師資建設滯后,人才培養有待加強
優質師資是決定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目前國內符合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條件的教師并不是很多,特別是在普通高等學校里,能勝任的教師更少。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老教師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功底,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外語能力較差,在課堂上無法實現雙語交流,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另外,有一部分青年教師,雖然外語水平不錯,但是教學和課堂講授經驗并不豐富。在課堂講授時,不能深入淺出地講解課文知識,有時甚至只是讀一段外文翻譯成中文,整個教學過程照本宣科。所以真正能夠勝任的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師非常缺乏。
3 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的對策分析
3.1 以教研室為中心,打造標準化雙語教學
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的中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授課標準不統一,授課質量受制于教師水平差異等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認為,打造以營養學教研室為基礎的標準化雙語教學規范勢在必行。建立起規范的教學團隊,通過團隊成果的方式打造教學大綱,形成標準化教學框架,細化教學基本模式,這樣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英語功底較好的年輕教師,都能夠有效保障專業的教學質量和雙語教學形式。
3.2 編譯、選擇恰當的雙語教材
在缺乏食品營養學雙語教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參考國際上一些經典教材如《Nutrition》的部分章節,將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如《食品營養學》、《營養學——概念與爭論》等部分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一些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自編課件。此外,可以挑選適合的英文書籍和期刊文章,并結合中文教材,制作出適合教學的食品營養雙語課件。最后,還需要組織專業力量,經過大量的分析論證之后,編著符合當前雙語教學需要的通用教材,確保食品營養學雙語教育的基本水平,防止參差不齊的情況。
3.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活躍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3.1 多媒體的有效應用
多媒體授課的廣泛應用為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通過圖片或漫畫,可以將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再配以相應的專業詞匯,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吸收。此外,可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與食品營養相關的英文視頻,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捕捉其中相關的專業詞匯。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還能增強教學的科學性。⑤
3.3.2 運用網絡社交媒體,將雙語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
近年來網絡技術發展、普及迅速,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食品系學生100%都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網絡社交媒體。比如目前常用的微博、微信、慕課、網絡教學等平臺均能夠被運用到雙語教學中,實現課堂不分內外。雖然課堂時間有限,但教師的長期在線指導不僅能夠直接拉近教與學的距離,亦能增加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底氣。當學生有新思路、新創意時都能夠及時得到專業的指導,不僅可以為學生答疑解惑,更能夠促進其興趣的培養,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
另外部分英文基礎較差學生無法及時跟上教學進度,較為嚴重的情況是有的學生可能因此產生厭學的情緒,而通過社交媒體能夠及時與授課老師取得聯系,當他們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有疑問時,都可以在課后得到及時解答,這樣能夠擴大課堂的輻射范圍,并促進學生積極上進。另外,通過學校自己開設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通過中英文的方式開展廣泛討論,使得思想碰撞交流。
3.3.3 優化英語教學方法
掌握部分專業詞匯是進行雙語學習的基礎。⑥了解詞匯的構成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詞根、詞綴的意義來記憶和認知詞匯,從而降低記憶單詞的難度。特別是對一些難懂的專業詞匯,使用不太普遍,只是對閱讀文獻有一定作用。特別是一些少用的生僻詞匯,這種情況下可以不用記憶。
3.3.4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情況,不斷調整雙語的教學比重。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學生來說難免有畏難情緒,所以在授課時,英文的使用應循序漸進,開始1/3課程宜70%的英文,第二個1/3課程宜80%的英文,第三個1/3課程宜90%~100%的英文,使學生能逐漸適應英文教學環境。
其次,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學生能夠學會、學以致用為落腳點。應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課堂提問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課前對上章內容用英文進行總結,課后幫助學生用英文對知識進行梳理。
此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雙語進行討論,營造寬松、愉快的氣氛,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同時,每2~3周進行一次隨堂小測驗,及時了解學生的專業英文水平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后期的教學。
3.4 強化雙語教師的英語能力及授課技巧
培養優秀的雙語教師對食品營養學雙語課程的開展非常重要,優秀的老師才是課程質量的保障。通過對雙語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英語專業培訓,通過優秀教師傳授授課經驗,并鼓勵雙語教師出國交流等方法,可以整體提高教師的英語講授能力。⑦同時,注重培養年輕教師的授課技巧。可以通過教研室之間相互聽課、督導的方式,開展課堂質量評估的方式,讓有經驗的資深教師對年輕老師授課進行剖析,分析優點找出不足。年輕教師也可以通過聽課的方式向經驗豐富的老師直接學習取經,提高自身的授課技巧。
4 結語
在食品專業中,開設和講授好食品營養學雙語課程十分重要。總結當前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在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過程中,要慎重地編譯、選擇教材,著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斷地對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進行探索和改進。同時,強化雙語教師的培養,提高整體授課質量,實現課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