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球
【摘要】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傾聽能力有密切聯系。傾聽能力通常是小學生獲得相關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若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傾聽能力,會降低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只有當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認真傾聽,才能繼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了解。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學生傾聽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培養 傾聽能力 教學質量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傾聽是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過小,注意力集中時間比高年級學生短,在課堂中經常會出現發呆、走神的現象。而無法專注傾聽老師授課,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接受知識的速度。
一、小學教學低年級教學培養學生傾聽能力所遇問題
1、小學生的耐心不夠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很多時候會看到教師還未講完問題,學生就已經舉手大嚷要回答問題。但是當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卻又無法回答正確,甚至與老師所提問題有很大偏差。這與學生的耐心較低有很大關系,當學生在課堂中聽了一半內容后,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已經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足以回答教師的問題,進而造成教師后半部分問題內容或知識點未能聽到,導致降低了學習效率[2]。
2、學生“走神”現象嚴重
很多教師在教授學生時發現,部分學生不能認真聽講,只顧著自己搞一些小動作,甚至有時還會影響到旁邊的學生。當教師點名讓這類學生回答問題時,通常無法達到答案。即便是剛剛講過的知識,由于學生沒有認真傾聽,嚴重走神,導致他們仍然無法學習到數學知識。這都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不會傾聽所造成的后果,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會影響到教師的授課情緒,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課程的開展。
二、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培養學生傾聽能力方法
1、在課堂中為學生規定標準的傾聽姿勢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本身具有活潑、好動的特性。為了減少學生小動作過多而影響傾聽能力,降低學習數學的質量,教師應當為學生規定相應的傾聽姿勢。當學生習慣了數學課堂傾聽姿勢之后,學生在日后的課程中,會快速進行學習、傾聽狀態,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授《數一數》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雙手均放置于課桌之上,且課桌上只允許拜訪學習需要用品,以此來降低學生轉移注意力的概率,提高課堂傾聽效率。
2、加強學生的聽辨能力訓練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加入對學生的聽辨培訓來提升學生的在課堂中的傾聽能力[3]。在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暫時讓學生合住課本,然后通過語言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認真聆聽,在聆聽的同時進行思考與分析,既能提升學生的聽覺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比多少》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以“假如你媽媽買了10個蘋果,你爸爸買了3個蘋果,那誰買的蘋果多呢”等問題來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進行分析與辨別,達到聽辨訓練的目的,進而提升學生的傾聽能力。
3、加強學生的聽述訓練力度
為了讓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認真聽講,教師可以通過增加學生的聽述訓練來達到目的。聽述訓練就是讓教師在教授完一部分知識后,讓學生進行復述的過程。學生為了能夠復述老師所講授數學相關知識,必須認真聽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影響,教師在選擇復述時間時,教授與復述間隔應當縮短。一般選擇講述一個知識點后,就讓學生進行復述,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授《認識厘米和米》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完關于厘米長度的相關知識后, 讓學生進行復述,復述完畢后再開始講解下一個知識點。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授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還能緩解數學教學課堂中嚴肅的氣氛,在提升學生傾聽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4、建立符合數學教學內容的情景
開展情景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傾聽欲望,進而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由于數學知識都是數字、圖形、線段等抽象知識的學習,不像語文課程中有故事,美術課程中有圖畫,大多都是比較枯燥的知識。若教師不能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很容易出現倦怠的思想。教師通過創建與數學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來提升學生的傾聽興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授《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開課前準備10課山楂,上課后由教師來扮演賣山楂的商人,讓學生來買山楂。通過購買山楂的數量來教授學生相關數學知識。為學生創立學習情境,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傾聽欲望。
5、選用恰當的“暗示”來提升學生的傾聽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等問題,降低了傾聽效率[4]。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遇到此類現象時,千萬不能當著全班同學對學生進行呵斥。若對學生進行呵斥,短時間內會讓學生“看似”認真聽課。但通常學生會感到窘迫,甚至害怕,進而影響了聽課效率,嚴重時還會給學生的心理留下陰影,從此對數學課程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暗示性動作與手勢來提醒學生,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暗示,但也不會感到窘迫或尷尬。例如教師在教授《圖形的拼組》一課時,當教師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聽講,可以在授課過程中自然在教室前后徘徊,在路過走神學生時,觸碰學生胳膊或脊背,起到提醒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傾聽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興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聽述能力,或者構建合適的情景教學模式,低調的暗示性動作,來提升學生的傾聽能力。只有學生具有較高的傾聽能力,才能確保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皮學娟. 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 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02(10):121-123.
[2]裴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4,29(24):95.
[3]戴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6(17):63-64.
[4]何家書,任曉玲. 且聽且深思——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