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箭飛
摘 要 體育俱樂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還可以樹立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只有將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才能有效推動我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 高職院校 體育俱樂部 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05-02
高效體育是學生生長發育和個性塑造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站,更是學生從學校體育走向社會體育的轉折點。高職院校體育不僅要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還要保證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現有的學習任務。
現代社會中,體育文化的建設,帶動著一個社區、城市乃至全社會的健康發展。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體育文化建設的精神所在。傳統的大學體育教育是以傳授運動技術為中心,通過提高競技水平來達到所謂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結果,片面強調運動技能的同時忽略了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建設,從而使學生體育發展不夠全面,達不到教學目標。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以全面提升學生基本素質為目的國家教育方針。素質教育就是通過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大學生作為國家高級專門人才儲備的群體,在素質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主要內容。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應包含:強壯健康的身體及心理素質;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一專多能的業務和能力素質。這里身體素質是基礎和載體;科學文化和業務素質是主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現代大學生應有的整體素質。高等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延伸,也是德、智、體全面素質教育的深化,是一個相對于初等、中等教育來說更高層次的素質教育。體育俱樂部的運動特征符合參與者的身心發展需求,參與者有自愿參加和退出的權利,有自由選擇體育項目的權利,俱樂部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位,并且人人平等。我國高職院校的群體活動主要是以《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來開展工作,包括早操、體育項目和課外活動等形式。這種活動形式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動地參加,而非自愿。而體育俱樂部的產生,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體育項目,完成學習和鍛煉。這種選擇完全是建立在學生自愿基礎上的,是廣大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結果。
體育俱樂部的活動開展,既能像行政部門一樣的管理機制,需要各部門、各小組的配合,也可以以各項體育俱樂部為群體,自籌自辦,自我管理的組織形式,具有實施靈活的特點。體育俱樂部的開展,其宗旨是為了滿足廣大學生對體育活動多方面的需求,增強體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因此,根據學生需求開設各項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俱樂部,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知識有著很大提升。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的目的和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是借助各類體育活動來消除緊張氣氛,緩解學習壓力;有的學生是為了提高運動水平,增加一技之長;有的學生是為了強身健體,提高身體抵抗能力;有的學生是為了廣交朋友,擴大交際范圍等,其目的各有不同。擁有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體育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素質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對比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學生必須承受一定量的運動負荷,在學習掌握每一項體育技能前都要經過復雜的實踐過程,而教學訓練中各個不同的環節必須有相應意志力的支配才能達到最后動作的準確、節奏和協調性,從而達到自如化。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其素質也不可能統一,所以,應當尊重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
體育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面向全體學生。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要接受體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貫穿“素質培養”的思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定位。學生在學習掌握新體育動作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無數次失敗,通過教師的指點、幫助和鼓勵,最終才能取得成功。同時,學生只有認清自我,找準問題關鍵點,才能提高成績。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在體育運動項目比賽中,沒有誰是絕對的第一,只有更快、更高、更強才是我們追求的宗旨。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意識。在各類體育項目比賽中,大都具備集體性和競爭性的特點,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通過學生和老師的集體探討與總結,團隊中每個人可以認清自己的位置和任務,并能寬容和尊重他人,從而逐漸培養出一種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長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的戰略性舉措,我們要緊緊圍繞素質教育為中心,加大學校體育改革力度,努力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體育教育工作體系,從而實現我國體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