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淑萍
【關鍵詞】 “詞塊”教學法;詞匯教學;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109—01
詞匯是語言形成的最基本元素,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詞才能有句,有句才能成篇段,但是,詞匯教學又是枯燥單調的,怎樣才能使單調無趣的詞匯教學生動有趣呢?筆者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年齡的特點,小學的英語詞匯教學要以兒童的心理需要、認知過程的規律為指導,讓學生全面地感知、理解并靈活運用新詞,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單詞,科學合理地復習單詞。使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詞匯,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詞塊”教學非常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此,筆者就“詞塊”教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進行了實驗和嘗試。
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詞匯教學分為一、二級,在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筆者對課標提出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進行了適度提高和延伸。課標要求低年級只注重聽、說,筆者將之提高為聽、說、認、讀并適當書寫;課標中二級要求是聽、說、認、讀、寫,筆者將之提高為聽、說、認、讀、寫、用。而所有的這些詞匯教學都是建立在新型的詞匯教學法--“詞塊”教學上。所謂“詞塊”,就是將一個單詞按照發音分為兩個、三個或多個有利于記憶的小塊。
一、低年級段,整體培養感知,讓孩子們有詞塊意識,能夠按詞塊將單詞讀出來,并能適度記憶
當然,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循序漸進逐步培養的。比如,低年級作為英語學習的初始年級,尤其是第一學期,在孩子們對不同于母語的英語充滿好奇與興趣的時候,筆者給他們教會了英文字母認讀與字母書寫,為后面的詞匯認知打下基礎。在后面的教學中,通過觀察法、試讀法、看口型辨認法,滲透了“詞塊”教學,讓他們樂在其中。如在教學“pen”“pencil”時,先由學生整體認知“pen”然后教給學生“pencil”→“pen +cil”。再如“teacher”的教學中,用詞塊“tea” + “cher” →“teacher”,充分結合漢語拼音與英語發音,讓學生通過分詞塊,讀詞塊,逐漸認知單詞,和單詞寶寶成為好朋友,為孩子們以后的詞匯記憶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如,在《新標準英語》四年級的詞匯教學中,有十幾到幾十的數字詞匯,有星期名詞,還有月份名詞等,容量、難度都不小,采用詞塊教學法更是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在教“十幾”的數字詞匯時,先教會“teen”代表“十幾”的這個詞塊,再分別在該詞塊前加基數詞,如fourteen,sixteen,seventeen等,但是有特殊個例要個別處理。此外,通過讓學生拆解“詞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高年級段,加強認知,提高書寫,促進記憶
由于高年級段的詞匯量和難度大大增加,同時,更有了書寫和記憶的要求,“詞塊”教學法就顯得尤其重要。比如,五年級涉及到了音標教學,在扎實學習了音標之后,讓學生通過詞塊擴充,詞塊金字塔的方法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加強了學生的記憶,也促進了學生的縱向思維發展。如,詞塊“tea”可以擴充至“teacher”“teapot”“team”“teacup”等等,又如詞塊“post”可以擴充至“postman”“postcard”“post office”等學生已經學過的單詞,筆者稱之為“詞塊演繹法”。通過“詞塊”演繹,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強化詞匯記憶,又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詞義,為詞匯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整體認知,歸納總結,強化記憶,自主學習
通過從低年級開始對學生逐步進行的詞匯認知與積累,讓學生不再對詞匯記憶產生恐懼心理;讓學生通過長期的積累與觀察,形成自己的“詞塊”體系,能夠自主學習,自主記憶。
四、樂于分享,用于情境,提高興趣
詞匯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應用詞匯,只有將已經掌握的詞匯應用到實際語言交流中去,才是學習詞匯和掌握詞匯的宗旨所在。因此,通過“詞塊”教學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和記憶詞匯的同時,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成果與方法與大家分享和交流,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讓學生的自我生成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也更加自然地將詞匯應用到語言情境中去。
無論歸納法,還是演繹法,目的都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而“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良好學習方法的養成,為學生的長久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