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發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活動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培養兒童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基本活動能力。通過游戲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于進取、活性樂觀的思想品質。
【關鍵詞】游戲教學 創造力 運動 培養
游戲活動在小學教學內容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特別是低年級,游戲活動占總學時30%。為此,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游戲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活動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培養兒童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基本活動能力。通過游戲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于進取、活性樂觀的思想品質。那么由于游戲活動有跑、跳、投等活動方法,有集體對抗和個別競爭的組織形式,為此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思想性的教育過程
教育家曾說過“少年兒童在游戲中成長,在體育游戲中得到教育。”教學大綱中明確小學體育教學的任務之中,也強調要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教育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教育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整個過程,結合游戲的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團結合作,為集體爭光,遵守紀律,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勇敢頑強及不怕挫折等健康的心理品質教育。避免出現投機取巧、污辱對方、損壞器械等負面影響。
二、注意與主教材的搭配
在教學活動中的游戲活動安排,要考慮到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游戲的難易程度上,與運動量的安排要與主教材相結合進行搭配,如學習內容是比較難的教材,則游戲活動最好選擇簡單些;學習內容是比較緊張激烈的,則游戲活動要安排輕松愉快性質的,給學生的身體與心理起到放松的作用,游戲活動是主教材的延伸與運動量的調節作用。所以游戲的選擇與活動的方式要與主教材相呼應,對主教材的學習內容起到復習、鞏固、提高的作用。從一節課的運動量安排方面,游戲活動還要直到調節作用,運動量較大的主教材,要選擇運動量相對小些的游戲 ;運動量較小的問題,就要選擇運動量稍大的游戲活動。
三、要考慮場地教具的使用及組織形式
一節體育課不宜使用過多的教具,組織形式也要簡捷,不宜過于繁瑣,場地不宜使用的過大,不利于老師指導。那么在進行游戲時,就要結合主教材組織形式的進行游戲活動,防止和避免出現分組的混亂和不必要的隊伍調動,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進行游戲內容安排時,要結合場地與器材搭配游戲的活動,使現有的場地器材充分的發揮作用,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意游戲活動的總結
大部分的游戲活動,都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具有較強的競爭性,通過對抗與競爭的手段,激發練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達到游戲活動的目的。但在激烈的競爭與對抗情況下,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在老師的講解與示范及教具的吸引下,學生極易產生高昂的練習熱情。在練習過程中就產生了違犯游戲的規則,不能夠按老師的講述方法進行練習的現象,并時有出現嚴重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此時,教者要及時的對活動進行總結,如有必要可游戲中途停止,進行規則的重申,紀律的要求,方法的講解,防止出現偶發事件。在一次或一輪練習結束,教師要有游戲的總結。
五、區別對待、創新方法與投機取巧
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思維機敏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他們的練習方法有獨到之處,或提高練習次數,或縮短練習時間,或動作方法有所創新,但又沒有違背游戲的規則,及老師提出的游戲要求。此時,老師要慎重的考慮,是否他將游戲的形式及方法進行更新,具有創新意識,使游戲活動更加科學合理,不要認為練習方法與自己講述的不同就是錯誤的。采取獨斷專行的辦法則可能就抹殺了兒童的創新意識的天性,要與練習過程中的投機取巧相區別對待。
總之,游戲活動,它是練習種過中的一種特有的組織形式,是四季都能安排的一種活動。是學生們都愛有參與的一種活動。教師如能認真的組織好游戲活動,會給教學活動增添無限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楊軍.小學體育在新課改下的教學創新分析[A]. 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 2016
[2]荊國財.關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認識與反思[A]. 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 2016
[3]陳冬.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應注意的問題[J]. 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2)
[4]黎美順,林業雄.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研究[A]. 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