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曼麗
【摘要】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學生怎樣學和教師如何教成為一個面臨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淺談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 學習興趣 學習方式
伴隨著新課改的號角聲,教育工作者都積極行動起來,投身于新課改的浪潮中。縱觀各個學科,物理學科似乎與新課改更為貼近些。為什么這么說呢?新課改的宗旨在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物理學史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搞好物理教學必須具備理性的、實事求是的探究精神。探究活動也是新課改的一大重要環節。面對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學生怎樣“學”,教師怎樣“教”,成為課改過程中迫在眉睫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高中物理教學提出幾個方面的思考。
一、關于物理學科知識的思考
眾所周知,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物理學的研究遍及物質世界的各個層次。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 物理學有力地推動著科學技術的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物理學科的知識是一個個體系構成的,如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等。物理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抽象中不乏具體。
二、關于物理學科教學的思考
在大多學生的認知世界里,物理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有責任不斷的審視自己的教學,想各種方法化難為易,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 恐懼感”。
1、貫徹課改精神,轉變教學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新課程改革最困難的是轉變觀念。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是最重要的。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在這樣觀念的作用下,長久以來我們的教學活動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形成了學生接受性學習的低效現狀。由于不注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不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不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鑄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學生。這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原于教學體制、教學觀念的落伍。改革教育體制,教學觀念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新課改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應運而生,符合發展的趨勢。
要適應新課改的理念,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教學觀念的轉變一定要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組織的作用,物理教學的“教”必須為學生的“學”服務。
2、創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因此具體的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應體現彈性和選擇性,有基本要求和更高要求之分。各種探究活動應當為學生提供多種可選擇的方案,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探究課題,自己設計和進行實驗尋找答案。培養學生的個性,其前提是教師具有這種意識,自覺地、積極地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主動轉換主體角色,擺在教與學的位置。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充分發展創造和諧民主的環境。
三、關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考
在學生中談到物理,多數學生的反應是“興趣缺缺”。經觀察和研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初中物理基礎差、興趣不高、物理難且抽象、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等。鑒于以上原因,我就學生興趣及學習方法提幾個建議。
1、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人的認知活動中,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此我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做如下介紹。
A精心策劃導課,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課是一堂課的重要開端,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常言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課,可以起到引領全局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B運用幽默語言,增加課堂的生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及編制者之間的對話。自如地運用語言藝術,是成功課堂不可缺少的亮點。幽默的語言,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充滿生機和情趣,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教學過程中,遵循聯系實際的原則,多舉生活中的事例,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D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多與學生“交流,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提高學習興趣。方法很多,重在落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實現物理的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必不可缺的環節。只要學生能主動學習,課堂才能活起來,好的教學效率指日可待。
2、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要時刻關注他們,了解他們。高中學習的進行是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要學好物理,就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式。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一改常態,不占用學生的獨立學習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培養學生以自我為發現的形式獲取知識。在平時學習中我是這樣做的,下來就簡單介紹下吧。A、落實“三基”,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平時訓練中,題是各式各樣的。老話說的好,萬變不離其中,也就是抓課本。在平時教學中,讓學生讀概念,并在識記的過程中,說出從概念能得出那些內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動腦的同時也動口了。訓練學生用物理語言總結歸納的能力及獲取信息的能力。B、訓練過程中,獨立完成題目,做完后叫個別學生講解題目。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分析題目的關鍵詞即切入點。結合基本知識,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語言表達的能力。C、常歸納,常反思,常聯系。高中物理習題的特點是知識面廣、類型多變、方法靈活、需要用到的初等數學的知識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學生歸納同類題的解題思路,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D、多討論,多學習。利用課余時間討論疑難問題,人多思路多,在討論中不斷提升。多向學生,老師請教學習。俗話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師”。借鑒別人好的方法,好的思路,為以后有效的學習打基礎。E、多觀察,勤思考。物理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在具體教學中,刻意使學生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培養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在思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學生主動學習,采用科學的學習方式 ,物理教學的實效性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物理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應用主體性教育思想,是實現物理教學實效性的有力途徑。在新課改的全面實施下,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成為教學過程的主旋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貫徹新課改精神,不斷實踐和改進,相信我們的教育會取得可喜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