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晴華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是每一位老師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通過探討如何構建生動的語文課堂,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 課堂 生動
常常有教師抱怨,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舉手發(fā)言,課堂死氣沉沉的,越是高年級的學生,這種情況越嚴重,結果老師講得無精打采,學生聽得索然無味。這樣的課堂無疑是失敗的,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構建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呢?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jié)者,它的加入發(fā)動了儲存在學生內心的能量,使學生產生了興趣。因此,充滿童真童趣的課堂能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能使兒童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本文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導讀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口,誘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可采用語言激趣、情景激趣、謎語故事激趣等教學方法。激趣,要找好導向的作用,創(chuàng)設與課文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探索潛能與欲望有所指向。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就要引導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要學什么。那么,就要把學習目標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為達成目標而積極主動地探索。教師要認真地鉆研教材,設置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知目標(學習系統(tǒng)的語文基礎知識,形成技能)、能力目標(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目標的設置還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程度。
二、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三、多梁道培養(yǎng)語文能力
語文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單靠語文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多渠道、多途徑,齊心協(xié)力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開展每周二詩、三詩活動。古典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燦爛瑰寶。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重視語言的積累。開展每周二詩、三詩活動,或者每日一詩活動,通過背誦古代名詩詞,豐富語言積累,豐富文學積累,為提高語言能力奠定基礎。古代詩詞只有背下來,才有可能轉變成為自己的精神財富,才能學以致用。
2.積累名人名言、成語、警句、優(yōu)美句段。要求學生背誦些名人名言、成語、警句、優(yōu)美句段等,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在這方面,應該在限定的時間內有一定的數(shù)量要求。
3.舉辦故事會。愛聽故事,愛讀故事書,喜歡模仿表演是兒童的天性。我們要從兒童的天性出發(fā),鼓勵兒童多讀書,多聽故事,并且讓他們把聽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好。這對學生擴大知識視野,提高表達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定期召開故事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是歡迎的,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讀書活動的開展。
4.建立小記者站。建立小記者站,辦好校園電視臺、校園網(wǎng)、廣播站、校刊、校報、班級手抄報等,完全由學生自行組織完成,對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辦紅領巾廣播站,小記者要深入各班采訪,編緝要對各班來稿進行篩選、編輯,廣播員要朗讀,要會使用廣播設備等,其工作性質與政府辦的廣播電臺相似,這些工作都要求學生去完成,這對學生是多么大的鍛煉!這些活動的開展,會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及其他能力的提高。
5.召開讀書匯報會。指導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幫助人們學會讀課外書,對學生的成長和讀寫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在布置和指導學生讀書的同時,還應該定期舉辦讀書匯報會。通過交流讀書的經驗和體會,激發(fā)他們的讀書熱情,使他們更愛讀書,更會讀書。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及時記好讀書筆記,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與評比,并對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以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提高讀寫能力。
6.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網(wǎng)絡的應用,增加了信息的來源,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計算機上網(wǎng),學習使用學習軟件,進行閱讀與寫作的練習。也可以訪問相關網(wǎng)站,下載有關資料,進行自學。
四、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優(yōu)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呐u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運用心理學規(guī)律和教學藝術,在教學中堅持實施愉快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才能激發(fā)他們的主體參與、動腦思考的學習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也才能使學生在語文課上真正感到興趣盎然。
【參考文獻】
[1]牛輝;淺談如何構建生動的語文課堂[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3)
[2]朱量;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教師,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