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明華
摘要:教師要提高備課的有效性,要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備課模式。傳統的備課完全是憑借教師自己的經驗和意向,甚至會直接套用名師優師的教案,與具體的學情與教情相脫離,而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新課改是現代教學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將新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為,反映在備課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備課;方法探討
教學是一門藝術。不管你是個人備課還是集體備課,都必須經過周密思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細致地做好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有的教師上課目的不明確,重點不突出,語言不準確,都是備課不過關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備好數學課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掌握新課標,樹立先進的課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學行為的向導,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新課改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新課標從全新的角度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備課時,教師必須要認真學習新課改,領會新課標,將理念指導于實踐,在實踐中孕育理念,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更高效,教學改革更富有成效。小學數學新課標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備課時我們要將課程理念與數學實踐相結合,體現出數學學科的發展性、基礎性、實踐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與素養全面提高的協調統一??梢哉f要實現數學教學的根本性變革,大力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在思想上實現重大的轉變,也就是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將理論學習與具體行為相結合,在教學中實踐,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這樣才能將這些理念爛熟于胸,才能對教學進行重新定位,才能將這些理念自覺地運用于備課與具體的教學行為中,才能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順應教育形勢的發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才能體現出開放性、有效性,才能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性變革。
二、備教材,樹立正確的教材觀
1、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特點?,F行小學數學教學與新課標同步,相比以往的教材在編排上有較大的調整,更加注重體現學生的全體性與差異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空間,可以激起全體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我們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對現行小學階段的全部教材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將新課標體現于教學實踐中,才能更好地用教材。
2、科學整合教材,實現資源優化。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視教材為經典、權威,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在具體的教學中表現為機械地照搬教材,是典型的教教材。新課標提出要實現教教材向用教材的教材觀的徹底轉變,帶著學生走向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數學世界。我們要擺脫講教材的被動狀態,要向更為寬廣的學習空間延伸,實現教材資源與各種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賦予數學知識以更豐富、更絢麗的外表,向學生展現數學的魅力,真正實現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實現教學資源的重組,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與學生一起來學習。
三、要有效備好學生學情分析
備學生,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如何教,還要備如何學。要以學的姿態去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學生是我們學習的主體,他們是有自己思想的“活人”,而且他們的學習程度、智力程度也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在備課時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盡可能體現因材施教,在把握全局的情況下合理分配活動和訓練的時間。對于后進生而言,我們可以給他們留些簡單的活動,而大部分學生,我們還是要按照大綱的要求,按事先預設好的教學安排進行教學。在介紹百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時,我預設到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已接觸過百分數,于是教學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百分數的材料,上課時充分展示學生收集的材料,學生就會感到百分數的用處,馬上就會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有了求知的欲望。教學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后,馬上安排后進生讀寫百分數,讓他們也獲得成功的體驗,接著安排優等生說一說百分數與分數的異同點。
四、備好教學程序
1、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認識的循序漸進過程。在備課時,我們要根據這一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基礎靈活安排各個環節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啟發學生思維,精心設計問題。啟發思維是課堂教學的靈魂,而數學的思維來自問題。所以,在備課時,要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困惑的問題,微妙的問題,疑難的問題,以啟發學生思維。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設計成讓學生進行“再創造”的過程。
3、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幾年來,許多老師明確地認識到我國小學數學的在教學目的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為重教學過程,在教學方法上做了相應的改革,一改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方法,陸續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注意采用富啟發性的有助于發展學生智力的教學方法,如發現法、探索問題法、研討法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訓練。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是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整體結構的兩根強有力的支柱。數學基礎知識立在明處而數學思想方法則藏在暗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不能抓一根丟一根。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用兩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識結構和思想方法體系。尤其要把數學思想方法像數學知識一樣,歸納到教學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節主要體現什么數學思想和運用什么數學方法。并深刻挖掘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興趣,是一項艱苦持久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摸索和探討。帶著學生融入快樂的大自然,蔚藍的天空,奇特的云朵,艷麗的花兒,挺拔的樹木,害羞的小草,美麗的小鳥,高聳的山峰,澎湃的海浪……匯成了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畫面,它們給了孩子們靈感,給了孩子們創作的欲望,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激勵著孩子們,讓他們樂于發現,樂于表現,樂于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