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摘要】在小學體育工作實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是德育培養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 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 品德提高
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努力挖掘體育課教材內容中的德育素材,因“材”施“德”
1、抓住教材中描述我國體育成就的修飾詞語進行德育。
如:在四年級室內理論基礎知識活動課中,為了突出強調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足球活動,并發明灌氣球的國家。我抓住“最早”一詞,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最后學生們得出結論:“最早”說明我國“足球”運動歷史悠久,這是我們民族的自豪。但后來為什么銷聲匿跡了呢?這是長期封建社會統治的結果,是舊社會腐敗造成的。又如:在講亞運會時,強調我國運動健兒自82年開始連續獲得金牌“第一”,總分“第一”。我啟發學生思考,問:此時刻你們有何感想?通過熱烈討論,同學們為新中國在體育上取得偉大成就感到驕傲,提高了民族自信心,認識到祖國的強大。并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向運動健兒學習的熱情。起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轉變觀念,開辟途徑,在民族,鄉土活動課教材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武術是一項具有獨特風格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明確指出:“武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之一,在增強人民體質和防治疾病中起到積極作用。”并列舉在舊中國,由于政府腐敗無能,國力不強,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民受盡外國人的凌辱和欺壓。但有些武術家不顧危難,冒著生命危險,勇斗外國“大力士”,如霍元甲等。最終取得勝利,為中華民族爭了光等事跡。進而啟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并要求同學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民族的振興,鍛煉身體。
3、結合教材創設活動情境“畫龍點睛”地進行德育。
如在隊列練習中,創設軍訓的情境,開始我強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鐵”的紀律,有統一的隊列條令,有嚴整的軍令,整齊劃一的動作,就是嚴格隊列訓練的結果。然后,給體育委員授軍旗;給小隊長們發軍帽……。通過這一活動課教學,提高學生對組織紀律的認識,嚴肅了課堂紀律,然后提倡同學們“學英雄,見行動”。繼承和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并使學生形成自覺遵守紀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又如在耐久跑課中,創設申奧情景:“一支由長城出發,終點設在天安門廣場,以支持北京申奧為主題的火炬接力隊等等”。通過活動,激發學生想象與積極參與申奧活動的愿望;同時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力爭上游的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優良品質。
二、在課堂常規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在課堂認識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規教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所以在每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都會對學生進行一些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讓學生從思想上得到重視。
2、從課堂紀律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我每節課都要求學生必須在上課鈴響完之前排好隊,一開始有部分學生做不到,因為他們還沒養成上課前就排好隊的習慣,那么這時老師就應該通過教育來要求學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是學生在玩中學到了知識,通過一周課的游戲學習,以后的課學生都會在鈴聲響完之前都能很好地排好隊,而且做得非常好。
3、從排隊跑步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課我們經常都會要求學生進行跑步,如在熱身跑、短跑50米、100米中,我們都要求學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隊形和路線跑步,不插隊,不推人,不串道等等,通過這些跑的練習,培養了學生跑的能力,也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列體育課的全過程
體育課是多因素、多層次、多變化的復雜教學過程,要想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內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須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協調發展。
1、隊列操練和熱身操。
2、主題教材。
3、分組練習。
4、教學比賽。
5、課后小結。
6、收放器材。
五、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表揚與批評相結合
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應以進行正面教育為主,這是由兒童愛聽表揚的心理特點決定的,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并及時表揚,使大家在身邊找到具體的學習榜樣。對于學生中出現的不良現象,教師應以幫助、愛護為出發點,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及不同性質的問題而采用靈活的批評方式,幫助學生找出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法,使學生樂于接受,心服口服。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做到下面幾點:
1、對優生不要偏愛,有缺點便要指出;
2、對表現不好的學生要指出其缺點,但也不應忽略對其優點的表揚;
3、對學生的批評要適當,不侮辱人格、諷刺挖苦,不體罰或變相體罰;
4、教育中要“允許”學生反復犯錯誤,教育要有耐心。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視體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師常年累月的辛勤勞動才能奏效。
【參考文獻】
[1]胡松偉.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與技巧[J].《教育研究》,2013.07
[2]劉強.淺談小學體育課堂中德育滲透的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