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菊
【摘要】課堂還給學生,主要以提高學生在課堂的積極主動能力,對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思考,融入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思考開拓學生思維,改變機械的被動學習,在教師的引導離不開。讓學生在課堂,在實踐中找到學習的興趣。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受傳統教育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固守著舊有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是教師主宰著課堂,大搞“滿堂灌”,完全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往往是教師忙得不亦樂乎,而學生聽得萬分痛苦,教學效果還比較差。那么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呢?我簡單地談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自主學習 開拓思維 積極主動思考 角色轉換 引導性獨立思考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主渠道還要靠學生自己去開掘,從學海里自由汲取,從實踐中獲得。這樣,教師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根本目的應該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這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上完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文之后,我開始思考口語交際怎么上。想想從前的教法,總是少數學生發言,多數孩子只是課堂上的聽眾。如何才能讓所有的孩子動起來?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組織孩子們圍繞本單元“有的人”這一主題搞一次語文活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學勝,教室里立刻沸騰了。孩子們興奮,激動,有幾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
當我告訴他們這次語文活動由他們自己主持、所有的同學都是演員時,教室里又是一片歡騰。“哪些同學愿意來嘗試一下主持人的滋味?”我微笑著問。孩子們竊竊私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舉手。我知道他們從來沒有主持過這樣的活動,心里難免會有所顧慮。于是,我用鼓勵的語氣說:“魯迅先生曾稱贊‘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我相信我們班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孩子!”話音剛落,吳錦烽就把手舉得老高。接著,一個女孩子也舉起了手。經過全班推薦,我最終挑了六個孩子主持。
為了激發全體同學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我宣布表演的節目以小組為單位準備,組長全權負責。要求每個組至少一個集體節目,一個個人節目。集體節目必須全員參與,個人節目根據內容自行安排人數。
經過兩天的準備之后,活動如期開展。我走進教室,黑板上“有的人”這幾個醒目的大字,經過一番修飾分外漂亮,讓我眼前一亮。據了解,那是出自擔任本次主持人的女孩況行越之手。真沒想到,她的藝術字居然寫得那么漂亮,連我都自愧不如。
活動開始了,我站在教室的后面,用手機錄制著他們表演的節目。二組聲情并茂的詩朗誦,深深地牽動著孩子們的心。一組自編自導的三句半輕松幽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五組表演的小品別出心裁,深受孩子們喜歡……
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一節課掌聲不斷,笑聲不斷。孩子們是那么輕松,那么愉快。當下課的音樂聲響起時,他們依然沉浸在快樂之中。
這是我上班以來第一次看到他們笑得那么甜美。盡管還有很多不足,卻讓我真正體驗到了把課堂還給孩子們后的輕松和釋然。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種幸福感悄悄溢滿我的胸懷。以游戲寓于教學中,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悟,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得到培養。我也徹底放下老師的架子,把課堂還給學生,走進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體驗,一起快樂,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反思:
一、相信學生。
產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念頭源于我對孩子的真正信任,相信他們有積極參與的興趣,相信他們有自我挑戰的勇氣,相信他們有自編自演的能力。因為充分相信,孩子們興趣盎然、信心百倍。
二、解放學生。
學生的解放首先源自于教師的解放。我把自己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解放了出來,把課堂慷慨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去講,去演。因為徹底解放,孩子們學得輕松,玩得開心。
三、引導學生。
在我眼里,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寶藏,要靠教師去挖掘,去引導。引導孩子們的表現欲、榮譽感,開展小組合作,發揮集體智慧。因為有效利用,節目精彩紛呈,孩子表現出眾。
四、發展學生。
發展學生是一切教育的出發點和終點。孩子們在自我組織和自編自演的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華,身心愉快發展。
我們在把課堂還給學生同時從引導學生的主動性的培養,從中學生學到許多的課堂可以這樣的活躍,擺脫呆板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自己主導教師輔導,老師走進學生,一起體驗,一起學習。但是在課堂歸還學生同時,教師要對課堂的引導和秩序有一定的把握,做到相信同學能在課堂得到高效的學習,從中感到學生積極主動的認真起來。其次教師要做到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知識的積累和深化,再次,引導學生,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感興趣,提高課堂高效性、極主動性、緊跟老師的引導從而達到思維的拓展。最后發展學生,教育落腳點在學生教師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創造多種學習方法,更新學生學習模式,改變枯燥的被動式學習,從激發學生學習性到積極配合教師課堂,不斷發展學生能動性,活躍性。
綜上所述,把課堂歸還學生需要以不斷鼓勵的方式,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不斷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加之,做好每節課后的鞏固拓展從實際教學出發,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以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加強教育基礎,為學生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劉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實驗”階段性小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徐麗紅;;積極倡導自主學習 徹底打破“一言堂”[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3]王進;;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展——淺談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年
[4]曲靖市麒麟區育紅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張開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N];云南經濟日報;2009年
[5]周玲玲;小學英語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