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蘭蘭
【摘要】當前中職英語教學除了要考慮和專業對接、滿足崗位需求,還要考慮生員情況、學時學制等諸多因素,因此教師需要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有所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教學合作模式。本文從日常教學中的幾個突出問題入手,通過一堂計算機專業的公開課教學實踐,展示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新型網絡合作教學的嘗試。
【關鍵詞】網絡合作教學 資源共享 計算機專業 自主學習
作為中職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英語教學在新形勢下面臨著不少困難,尤其對理科專業而言,傳統的教法難以實現新的教學目標。因此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做出相應調整,根據專業需求和生源變化等因素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期社會對中專人才的要求。筆者基于計算機專業的長期教學實踐,結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展了中職英語基礎模塊新型網絡合作教學的嘗試。
一、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和職業技術方面交流的能力,為就業奠定一定的外語基礎。這一目標看似簡單,實現起來卻并不容易。先來看看日常教與學存在的的幾個突出矛盾:
1.教學形式缺乏創新,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初中階段積累的英語基礎有所差異,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統一,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筆者所教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個別學生初中就讀于發達城市,口語能力已經非常不錯,教材內容相對于他們過于簡單,必須有所調整。另外,不同專業對英語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很多老師身兼多個專業的基礎英語教學,然而授課內容和教學模式一模一樣,導致有些專業的學生吃不飽,有些專業的學生消化不了,甚至無所適從。
2.外語表達缺乏語言環境,語言交際活動少。外語表達能力需要人們之間經常性的相互交際,對詞匯和句型進行反復操練才能最終形成。從課堂教學來看,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模擬語言環境不夠,語言交際活動較少,學生被動地接受語言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得不到明顯提高。對理工專業而言,由于學時受制,語言實踐機會更加少得可憐。從大環境來看,職業學校專業主體地位突出,加上中職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英語學習氛圍普遍不濃厚。
3.“手機一族”增加,對待學習缺乏主動性。智能手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中職生也不例外。他們聊QQ、發微信、看小說、聽音樂以及玩游戲等等,盡情享受智能化、信息化帶來的樂趣。作為通訊工具和媒體,手機本身并無對錯,但15至19歲之間的青少年多數缺乏行為自控能力,面對手機強大的誘惑容易產生依賴。課堂上學生在下面偷偷地看小說、玩游戲等屢見不鮮。課后諸如“流量還剩多少”的手機話題取代了學習問題。他們依賴于手機而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學習,導致成績下降,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二、探索基于網絡的英語合作教學新模式路徑
從上述教與學存在的矛盾入手,結合計算機專業特點,筆者嘗試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堂合作教學,通過多樣化的渠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下面用外研社基礎英語模塊第一冊Unit 9 Life goes electronic (《生活越來越電子化了》)這節公開課談談具體實踐的措施,對如何在英語基礎模塊教學中構建新型網絡合作教學的模式做簡要闡述。
1.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公開課準備階段,利用事先搭建的平臺上傳一些課前任務,包括預習對話、查找單詞、資料搜索、角色扮演等。對于這些任務,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完成一項或幾項,圖文、語音、錄像皆可。當然,這類資源共享平臺有很多的選擇,例如新媒體微信、QQ空間、BBS等以及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教師網絡空間、Moodle、blackboard、saki等在線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根據自己掌握的網絡相關技術和工具進行創建,再與學生及家長分享教育教學資源。
通過手機或電腦,學生在線完成課前任務并上傳,十分方便快捷,有的學生將單詞預習情況拍照上傳,有的上傳了關于電子化生活的視頻或文字資料,有的學生錄制了有關討論網絡活動的錄音…… 這樣,在上公開課前,我對學生預習情況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可以在那些方面和學生進行更好地互動。同時,通過集思廣益,對公開課的內容安排也有了更好的把握。
通過網絡平臺還可以解決很多平時難以解決的困難,比如課時不足、內容單一、缺乏語境、練習量少等。日常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課件、練習冊答案、課外閱讀材料、在線測試題目等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和學生共享,供學生自主學習和訓練。跳出課堂限制、書面限制,既符合網絡時代的學習趨勢,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網絡平臺的實時功能可以讓學生及時獲得老教師的評價、同伴的評價,也可以公開自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的交互,這有益于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信心的保持。
2.教會學生使用在線詞典工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公開課設計了一個熱身環節,要求學生將一些常見的電子產品名稱和圖片快速進行匹配,例如電腦、手機、數碼相機、打印機等。這些有關電子產品的詞匯對學生來說是有些難度的,需要做好預習。
單詞學習任務以小組的形式用手機或電腦開展在線查找。之所以要求使用在線詞典工具,一方面在于學生的書桌上已難覓字典的蹤影;另一方面,和傳統字典相比,在線詞典具有語音功能,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記憶,規范語音語調。學生在學習了這些課內單詞:mobile phone, digital camera, reading pen, laptop, e-dictionary, photocopier, printer, fax machine, desktop, telephone的基礎上可以自由發揮,在線查找同類詞匯進行歸納。
小組代表負責整理本組查找的單詞,然后通過班級微信平臺用文字和圖片對這些電子產品的特點和功能進行介紹,最后通過詞語接龍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記住這些單詞。這種有準備的“頭腦風暴”式學習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通有無,互為補充,活躍了學習氣氛,也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鋪墊,比單純由老師來教授單詞效果要好得多。
即使是在信息時代,查字典學生依然是學生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在線詞典使用起來方便快捷,提高了學習詞匯的效率,是信息時代學習的好幫手。教師可以利用每次新課預習的機會鼓勵學生使用在線詞典,幫助培養查字典學單詞的習慣。這樣,即使離開教師和教材,學生依然可以通過百度詞典,有道詞典,愛詞霸等在線詞典軟件自主進行單詞音形義的學習,通過在線例句理解單詞的詞義和用法,真正實現隨時隨地學英語,這個習慣對他們來說將是受益終身的。
3.創設多元語言環境,給學生足夠的語言刺激。語言環境的建立,需要有多元的刺激,包括聽覺刺激、視覺刺激、觸覺刺激、游戲刺激等。本課通過一個名為“Our Future Life”的短片進行課前導入,拋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future life? 啟發學生思考人類未來的生活,引出“電子化生活”這個主題。
在學習第一個對話“討論網絡活動”時,先讓學生欣賞本班同學自己錄制的對話視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S1: Hi, Susan.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line?
S2: I often read news and check emails.
S1: What else do you like to do?
S2: I also like to read and write microblogs.
S1: You mean Weibo?
S2: Yeah, thats right.
然后師生共同討論剛才對話中出現的幾個網絡行為:read news, check-mails, read and write microblogs。學生繼而思考自身的網絡行為,模仿剛才的視頻和同學就這一話題進行對話交流。
在學習第二個對話關于“搜索和下載”時,邀請學生上臺演示How to search for ad download songs(如何搜索和下載歌曲),并由班上口語較好的學生做步驟解說,學生在課本上對搜索和下載歌曲的順序進行排序。兩位學生的操作和解說過程用Camtasia Studio軟件現場錄制,稍后用于再現、核對答案。
最后,觀看一個有關“network safety(網絡安全)”的短片,并討論網絡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青少年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做到“安全上網”。
T: The Internet makes our life convenient, but it also brings us some problems. Do you know what dangers exist when we get on line?
Ss: ……
T: Then how to correctly and safely use the network, avoid the dangers?
Ss: ……
通過這些音畫的刺激、口語的刺激,課堂上學生更能身臨其境地學習和鍛煉口語。而這些刺激除了在課堂上獲取,更需要課外持續的補充。因此,教師還要轉變觀念,從“為用而學”的角度經常性地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校園氛圍來看,外語聽說應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學??梢岳脧V播、電視、LED、大屏幕定時或滾動播放英語新聞、歌曲、電視、電影等,鼓勵開展英語社團活動,將英語學習刺激形式多元化,為學生創造動態、多變、逼真的英語學習環境, 進而改善整個校園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全體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讓學生在校園內敢于、樂于開口說英語。
4.引導學生分層學習,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尊重學生外語水平的差異性,根據計算機專業特點,結合網絡學習分成三個層次開展網絡合作教學,以此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
第一層次是基礎學習,以課堂為主,結合網絡預習、討論和補充學習資源,訓練學生初步掌握在實際場景下應用英語的能力。本節公開課屬于第一層次的教學合作,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堂輔助教學。學習輕松者可在此基礎上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第二層次是拓展學習,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空間,內容為每個單元后的More Activities和Around the World兩部分, 學生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線上或線下自主學習和完成開放性練習,在語用層面上更進一步,達到大綱規定的較高要求。
第三層次為專業學習,根據每學期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的需要補充相關的專業詞匯和情景應用,幫助學生加強專業能力儲備,為職業生涯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此部分以網絡學習為主,全體學生均可參與,但知識掌握程度不做硬性要求,學生視個人能力自己把握。
三、結語
網絡給了學生更廣闊的空間自主去探索、發展,但這個空間信息混雜、資源良莠,教師的職責在于有效疏導。在網絡合作教學實踐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資源和工具進行外語學習;學生是參與者、實施者,在教師努力營造的語言環境里學習和應用語言技能。
基于網絡的合作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實踐中仍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體意識,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重心,逐步引導學生掌握網絡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最終實現讓學生“樂于探索”、“自求得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四林.基于網絡的合作式學習在中職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2(7):47.
[2]周劉莉.創設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 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淺談如何有效地把多媒體網絡融入中職英語教學[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2(7):110-111.
[3]李喬生.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整合模式的探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1):97-99.
[4]謝林娃.中職英語多媒體應用現狀與對策[J].新一代月刊,2015(5).
[5]金曉艷.基于Moodle的中職英語作業設計——以江蘇省職業學?!队⒄Z》教材Unit 2 A Different School為例[J].校園英語旬刊,2014(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