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漫紅
【摘要】校本課程《裝飾繪畫》本著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建立在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課程教學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深受學生喜愛。
【關鍵詞】校本課程 《裝飾繪畫》 有效的學習方式 基本的美術素養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改革中誕生的新型課程,它為學校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點亮學校的辦學特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版《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礎內容,并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我校校本課程《裝飾繪畫》正是本著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這一目標而設置的課程。
一.校本美術課程《裝飾繪畫》開展的前提:
隨著今天“大文化觀”、“大美術觀”的形成,美術范疇已擴展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我校學生不再認為美術課程是“無所謂”的學習,他們同樣渴望在美術課程中接觸到大量的美術信息,學習相對的美術技能,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發掘藝術的創新表現方式,提高學生表現藝術的興趣與技能,讓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是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一直思考和探究的重點。
二.《裝飾繪畫》教學目標:
《裝飾繪畫》校本課程設計,依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裝飾繪畫》校本課程重在激發學生理想化的表現力。裝飾畫具有理想化表現的特質,以主觀創作去闡釋想象中的物象,創造出主觀認為最理想的形象。理想化的表現可以充分激勵學生加強綜合修養及學識,提高學生主觀創作的能力和表現手法 。
2,《裝飾繪畫》校本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平面形式美的鑒賞能力。平面的形式美感是裝飾畫的最主要特征,美感形成的過程實質上是利用以往的經驗進行自由的思維選擇后,對畫面的圖形和其他信息安排出特有次序的過程,它既能體現出現代平面的韻律節奏感,又具有平面構成的造型思維規律,體現豐富的想象和創作能力。
3,《裝飾繪畫》校本課程重在培養學生抽象性的直觀表達能力。與其他繪畫相比較,裝飾畫具有較強的使用功能,制作技法上也比較獨特,因此,抽象的形式更適合裝飾畫的表達,可以激發學生間接地、象征地對自然形態的表達能力。
4,《裝飾繪畫》校本課程重視裝飾畫創作教學的個性化培養,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裝飾畫的教學目標應當主要放在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上。
三.《裝飾繪畫》教學設計:
裝飾繪畫基本理念的教學:
裝飾繪畫是一種非常講究的藝術,往往在畫面中,形式美的表現就是它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通過大量優秀裝飾繪畫作品,引導學生去欣賞與評析裝飾風格繪畫的形式美感,掌握好裝飾畫的基本表現形式語言,為創作裝飾繪畫做好準備。
觀察與表現事物技巧的教學:
中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在裝飾繪畫基本理念與技巧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欣賞、評析大量的優秀作品,學習與掌握大量的裝飾繪畫技巧。對裝飾風格繪畫創作躍躍欲試。在這教學環節中,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觀察與發現身邊事物美好的一面、美的存在,培養學生探知能力。
裝飾表現技法的教學:
裝飾繪畫表現技法不外是創意表現、造型表現、色彩表現三大內容。
在裝飾繪畫創意表現技巧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運用語文學習中的創作手法。俗話說:藝術與文學是相通的,文學創作中的引申、借喻、夸張、擬人等方法,在裝飾風格繪畫創意表現上,是相同的理念。在我校的校本美術課程中,我要求學生在創作中盡量運用單純的表現方法去表現事物造型,讓它更富于裝飾美感。
四.《裝飾繪畫》課程安排:
本課程從裝飾繪畫的基本知識開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安排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程內容設置和實施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知訓練,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只有豐富的表象積累,才能為形象思維提供廣闊天地,同時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五.《裝飾繪畫》校本課程教學反思:
本課程教學開展中,我們注重培養或激發學生的審美趣味、審美意識以及創造性潛力等素質,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媒介上繪畫裝飾,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提高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性情和豐富精神世界,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深受學生喜愛。
同時也發現此校本課程存在的問題,讓我反思與不斷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做得更好:
1,裝飾畫創作缺少個性化的培養
由于學生個體興趣、愛好、感情、習慣、能力、氣質、素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裝飾畫創作的個性不僅反映在創作方法上,也反映在創作結果上。日后的教學設計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形成對善于創造的藝術表現個性。
2,數字媒體技術教學薄弱
雖然在我校的校本課程中,我盡量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了解課程內容,在網絡上搜索創作素材,并鼓勵學生交電子創作作品,但是由于學生、家長、學校硬件、家庭環境等原因,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不夠,這對學生藝術視覺開發,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都有局限。
六.結后語:
在校本美術課程的開展實施中,我明白校本美術課程不僅是一種過程、是一種結果,更是一種意識。教育要培養的人才應該是: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有更為廣泛的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不僅具有豐富的知識,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學思維;不僅具有研究的能力,而且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我們的校本課程設計內容與形式應該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拓寬,應以更寬廣的胸懷容納更多的美術教學模式,使之更具有世界性、現實性和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