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
【摘 要】針對體校語文教學現狀,多元智能理論的出現為體校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和應用空間。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體校語文教學 應用策略
多元智能理論體系自20世紀80年代創立以來,被各國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推行和認可,對于體校語文教學,具有更為深刻的指導意義和應用空間。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精髓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至少八種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智能、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潛藏著多種智能,教育的目的就是發展學生的多種潛能,使之成為素質全面的人。
二、體校語文教學現狀
體校學生大多在基礎教育階段文化基礎比較薄弱,還有部分學生是“雙差生”,不但學習成績較差,而且日常行為缺乏規范,無視學習。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由于與其所從事的專業技能沒有緊密關聯,往往被學生所輕視,認為學無實效,學也學不好,還不如不學。加之在以往的學習中迫于考試壓力,被強迫摳字詞背課文,生硬填塞,片面肢解,把學生的親身體悟擠出了語文課堂。生硬的語文教育,對于體校靈活好動的學生來說,毫無樂趣可言,課堂上睡覺、聊天、干雜事的現象比比皆是。而老師面對這樣一批學習基礎差、態度糟、管了不聽、聽了不學、學了不會的學生,更是抱怨連連。如何使學生樹立信心,感到學有所用,使老師收獲教學的樂趣,讓學生樂學,老師樂教,改變已出現的不良狀況,是體校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體校學生的特殊性,抓住其具備的優勢——身體運動智能做文章,從一技入手,帶動其他技能的發展,促進其他技能的提高。
三、多元智能理論在體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消除學生思想包袱,樹立學習信心
作為具備體育特長技能的體校學生,身體運動智能比較發達,這說明他們至少具備了身體運動智能。加德納認為“這幾種智能同等重要”。公開充分地對于身體運動智能提出肯定,否定了長期以來對體育從業者“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偏見,肯定了他們的專長。而事實證明,從事體育競技的人往往頭腦靈活,理解力也比較強,各部分協調能力強,這些表明了智能的發展有所偏重而已。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潛移默化,有意識地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教學,實施個性化教學,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對智能特征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鼓勵學生發揮職智能優長,以長項促進弱項,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各方面的智能。
(二)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校的學生活潑好動,死板生硬的教學只能讓學生昏昏入睡,這就要求教師找尋能提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變被動教為主動學。多元智能理論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創造個別化的教育體系,是因材施教的真正體現。而該理論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為理解而教學”,強調更積極地“從行動中學習”,鼓勵將課堂活動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和直觀接受度強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導入,借助音、形、圖、文、動畫、語言等多種手段,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主動探尋的渴望。針對學生好動和競爭意識強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教師由淺入深地設置問題。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推動學習的深入。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以訓練隊組為單位,發揮集體默契和智慧。利用學生的身體運動智能和情感單純真摯的特點,排演課本劇,再現課文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充分感受語文的人文和情感色彩。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和考評方式,學生學有所得
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設置多元化的課程。體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不喜文言文、議論文等感情色彩較弱的文章,而喜歡故事性強的文章。語文課堂可以偏重學習人文色彩濃的文章,讓學生感受語文的美感,愛上語文學習。針對學生的職業特點,加強學生實用文體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利用語文的工具性,對學生的專業起到輔助作用。在考評方面,主要集中在語言表達和邏輯—數學推理方面的考評,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而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能發現學生的智能強項,發動學生自主開展專業比武、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校的學生不擅長語言邏輯的表述,文化積淀也不夠,單一的文本測試會讓他們倍受打擊。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從多方面觀察、記錄、分析和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和弱點,采用口試、專業中體現學科因素、專業輔助效果展示等學生擅長的方式多角度、綜合地評價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四)引導學生多種智能綜合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領域。因此,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智能,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弱勢智能,讓每一位學生不再自卑、不再畏縮,不再碌碌無為。“如果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從教育目的和內容的角度向學校和學生提出的要求,那么多元智能理論展開了‘智的全面性,屬于個體智慧素質的全面發展觀,要求通過教育達成每個人內在的多種智能潛質的全面發展,并形成良好的智能結構。”語文作為多學科的交匯點,是培養多種智能發展的良好場所,在語文中使學生充分感受多元智能的碰撞,通過教育使智能潛質得到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9.
[2]吳志宏.多元智能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