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莎
摘 要: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在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保險繳費的增加。隨著社會保險繳費的數額不斷加大,其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具體來說就是勞動人口的增長速度遠大于就業增長的增長速度。因此這一問題必須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本文主要從社會保險繳費率與就業之間的關系、降低社會保險繳費對就業的擠出效應的策略兩方面對社會保險繳費與就業之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述,旨在為解決此問題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保險;繳費;就業;擠出效應
近年來,隨著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社保收入正在逐年增加。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就業人口的工資的年增長率卻非常緩慢,遠遠落后于社保繳費金額的增長比率。我國的就業增長率還不到勞動人口增長率的三分之一。這一現狀充分體現出目前我國每年都有許多的就業人口面臨失業或已經失業。造成就業率增長速度慢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個人所得稅較高、“五險一金”占工資總數的比重較大等等。這些費用使得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受到較大的影響。
一、社會保險繳費率與就業之間的關系概述
根據我國相關政策的規定,居民社會保險繳納的最低標準是上年本地區平均工資的60%。但對于很多勞動者來說,月收入并沒有達到本地區上年的平均工資,但繳納的社保費用卻并沒有因此而減少。這就使得企業也要為員工的社保承擔一部分費用。而對于企業來說,為了減少社保金額的繳納,提升本企業的利潤,就要在員工聘用方面進行壓縮,自然而然就導致整個社會的就業率增長非常緩慢。
作為一種政策法規,社會保險費用的征收是否會對社會就業產生影響的最關鍵因素是社會保險繳費是不是在企業和員工之間進行了轉嫁。例如在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如果不斷增加的社會保險費用能夠由員工完全承擔,企業不用負任何責任,那么就不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企業自然不會因此壓縮員工數量,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對社會就業率產生任何影響,擠出效應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在大部分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由于政府都設置了最低工資或其他與工資有關的制度,因此企業不能使用對工資進行無限制降低的方法來將企業所承擔的社會保險的費用進行轉移。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只能對員工數量進行壓縮,從而產生了社會保險繳費對就業的擠出效應。
而且,能夠對社會保險繳費負擔進行轉嫁產生影響的因素還有勞動者對社會保險繳費的判斷。具體來說,是對當前社保繳費及其將來的收益的價值的預估。例如當社會保險制度不合理,收益不高或者勞動者無法準確得知自身社保賬戶的具體資金數額時,就不能知道企業為自身繳納的具體的社保費用的金額,或者認為企業所繳納的費用僅是一小部分等等,對企業的認可度不高,那么企業就不能再為了降低社保負擔而降低勞動者的工資,這樣一來就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
此外,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也會對擠出效應產生影響。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人們的整體收入較高,同時對國家關于勞動力方面的政策的執行情況也更加到位,那么就會較少的出現政府與企業合作對社保制度進行逃避的現象。例如在上海,社會保險的實際繳費情況以及對此方面的監督情況都大大優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而且由于這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工資水平較高,那么整體收入水平增加的同時,最低工資標準也會不斷增加,那么企業所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也更高,相應的擠出效應就更加明顯。
二、降低社會保險繳費對就業的擠出效應的策略
1.適當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并延長繳費年限
通過一系列事實能夠得出,并不能用社保基金的龐大與否來衡量其作用。相反,如果過于龐大,會對社會的整體就業率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在我國目前的制度下,養老保險的收益根本無法保證,極有可能會出現貶值。也就是說,社保基金越龐大,一旦發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之后,養老保險的損失越大。目前的資產積累極有可能在未來會變成負債。因此可通過適當降低社會保險的繳費率,并稍微延長繳費年限,降低社保基金的風險,同時減輕企業負擔。
2.加快對社會保險繳費率高層次統籌的推進
具體來說,就是將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各個地區進行統籌,將其進行聯合,提高整體上對風險的抵抗能力。如此還能使降低社保繳費率實現的可能性更大,使人民群眾得到的利益更大,同時減少擠出效應的影響,提高就業率。進行高層次統籌可從兩方面進行:橫向上對“五險”進行統籌,縱向上在全國范圍內對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進行統籌。
3.國家加大對社會保險的資金投入力度
在目前的政策條件下,我國對社保的補貼力度較大,而且補貼是社保不斷發展的重要來源。要對擠出效應進行有效緩解,國家就必須加大對社保的資金投入力度。具體來說,就是國家可增加國有企業的分紅,以這種方式增加員工的收入,但社保繳費金額保持不變,那么社保繳費率就會降低。而且,一些較大型的國有企業或私人企業就會使用這種方式來化解擠出效應。
4.加快對保險制度的改革步伐
根據我國現行的保險制度,企業繳納的所有社保費用都被統一納入社會統籌賬戶,然后這些資金被應用于“五險”的各種項目之中,而個人的保險社保費用則在個人賬戶中。但事實上這些個人賬戶是空賬,這種空賬在透明度、公平性以及激勵性方面的作用都不夠明顯,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改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繳費會對社會就業產生較為嚴重的擠出效應。尤其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由于工資水平較高,且最低工資標準也在隨著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加,導致企業所承受的社會保險費用負擔依然較為沉重,從而不得不進行限制聘用勞動人員,造成嚴重的擠出效應。因此,必須對我國目前存在的社會保險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進行積極改革,同時將各地區進行統籌,提高抗風險的能力,最終化解社會保險繳費對就業的擠出效應。
參考文獻:
[1]席衛群.社會保險繳款對居民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嗎?[J].學海,2012,(2).
[2]吳永求,趙靜.社會保險繳費結構的就業效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3]朱文娟,汪小勤.最低工資標準、社保最低繳費基數與勞動者就業[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3,(3).
[4]孫博.我國工業企業社會保險負擔的區域差異分析——基于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