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祖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質教育要求充分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激發學習興趣。初中物理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應根據新時期教育教學的要求,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學科的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特點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通過舉例、提問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討論問題,通過實驗、調查、探討等多種途徑自行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它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方式,要求教師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思維,充分認識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善于從事物內部的聯系總結規律,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1.開放性
開放性是探究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最大的區別之處。探究式教學的開放性具體體現為: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它的教學方式十分靈活,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來創設課堂環境,有利于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探究式教學的開放性使得學生從單一的課本中解脫出來,沖破課堂的局限,通過自主觀察、探索,搜集更多的學習資源,轉變了思維,開闊了視野。
2.實踐性
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性旨在摒棄傳統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輔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探究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去發現真理、探索真理,不斷提高學生自我認知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新性
探究式教學的創新性在于: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并鍛煉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和經驗,培養創新能力。一萬個學生就有一萬種可能,這是對探究式教學的準確形容,物理本就是一門抽象化的學科,學生不能拘泥于慣性思維,而是要有創新思維,多種角度、多條思路、多個方法,盡可能地去創造無數種可能。這是新時期教育所提倡的,因為只有創新,才能發展,才會進步。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科學地創設課堂情境,對初中物理教學尤為重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科的入門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主動產生好奇心,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并且能夠自主解決問題。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例如,教師就某種物理現象,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比較,找出同類和不同類的現象,通過小組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通過自主觀察探究,更有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課堂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
2.及時引導,明確學生的思考方向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發現新事物。但是,教師要堅持適度原則,適當點撥,不能過于放任自流,也不能過于束縛。如果過于放任,學生無法掌握課堂思考的重點,容易跌入死角,思維轉換不過來。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以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引導,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引,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加強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質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相互間探討,取長補短,共同解決問題。物理是一門思維靈活、方式多樣的學科,一萬個學生就有一萬種可能,如果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思路方式,那么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多角度思維的培養。例如,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任務時,可以提出疑問,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或者班級內各抒己見,也可以進行小組實驗,通過觀察、假設、分析、解疑得出結論。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而且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物理學科知識、掌握物理思維方式,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實踐、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教師要深入思考,不斷發掘多樣化的探究式教育教學方法,為當前教育增添新鮮活力。
參考文獻:
[1]高亞飛.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于德帥.網絡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