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 要: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學生整體個性化的增強,地理教學有必要適時作出改變,以教學方法的革新來滿足學生能力發展的需求。開放式地理教學革新了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導,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開拓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地理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知識、充實自己的樂園。開放式教學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凡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優質的教學方法,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服務學生,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開放式教學;方法探究
初中七、八年級學生的地理學習以學習知識為主,是為九年級的強化復習做準備的,所以在七、八年級段開展開放式教學,可以很好地把握住課本知識與學生實踐的關系,建立起知識體系以及體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讓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開放式教學改變了傳統課堂上教師的權威地位,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有權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節奏。可以這樣說,開放式教學是“私人訂制”的,能夠營造出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信任。在學習中,教師如同學生的學習伙伴,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在這其中,地理教師要關注自身角色的轉變,在處理教學內容、方法及師生關系上,要做到多樣化和學生主體化。要構建地理開放式教學,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我們必須在一堂課的時間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多下功夫。開放式教學的課堂氛圍是自由平等、民主開放的,學生有足夠的發言權和選擇權,教師應該適當放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積極引導輔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不要對學生設置過多的約束和限制,通過宏觀地組織安排,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學生在開放式課堂里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自主探索來親身感受地理知識的奧秘和神奇。對于不懂的地理問題要敢于提問,遇到疑惑的問題要敢于提出質疑,學生要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師生之間遇到問題要及時溝通解決,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意見要予以重視,用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選擇,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權利以及學習熱情的重要性。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與積極性,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夠更加自信地去解決問題,進行更多有益的探索。
二、重視地理與生活的聯系,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初中地理大致可以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這三個方面,不論是哪個板塊的學習內容,都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知識,身邊的大自然、浩瀚的宇宙、廣袤的土地,多種多樣的生產生活形式,都是學生日常能夠接觸到的。課上的理論學習和素材展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教給學生許多地理知識,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學生應該親自到生活中去感知體驗,這樣才能加深學習印象,學以致用學有所得。理論的學習最終都是要指導于實踐的,而且將知識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不僅能讓學生獲得常識與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開展課外地理實踐活動時,我們應該結合教材知識點,有針對性、有方向地進行學習拓展。讓學生大自然中去觀察有趣神奇的自然現象,通過細致的觀察總結出地理規律。一切知識定理都是有憑有據的,發覺地理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在實踐活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以實踐報告或者日記的形式,將實踐的細節及收獲記錄下來,作為自主學習的素材。
三、課堂評價形式多元化,注重學生能力發展
既然學習風格發生了改變,那么學習效果及課堂評價的標準也應做出相應調整,不能以之前學習、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參考標準。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指標應該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開發和拓展。開放式教學關注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以及能力的提升。教師在評判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時,要將過程與結果統一起來綜合考評,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的優勢,能夠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表揚,對學生的錯誤要正確地指出,并適當引導改正,實行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鼓勵與批評相結合。
總而言之,實行初中地理開放式教學,可以改變之前沉悶死板的教學風格,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溝通,順應教學發展的節奏與步伐,為教師減輕負擔,讓學生快樂學習,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地理開放式教學這一想法是值得深入探究和執行的。
參考文獻:
[1]陳格.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1(19).
[2]陳雪梅.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及改革路徑的選擇[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5).
[3]杜成洪.淺析初中地理教學的方法、策略[J].新課程:下,2012(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