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哲
摘 要:河南省是一個糧食大省,農產品種類豐富多樣,但是河南省農產品的認知程度并不高,農村電商有利于河南省實現新型城鎮化,對于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依托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電子商務在農村市場的運用來解決河南省農產品的滯銷問題,電子商務將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了河南農村電商模式發展的基本情況,對農村電商模式發展創新所面臨的困難進行了討論,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創新進行探索,認為應該采取階段性措施,逐步實現真正的電商化。
關鍵詞:農村電商;發展模式;河南省
1 河南農村電商模式發展的基本情況
當前,農村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B, B2C、政府黃頁、第三方交易平臺等形式。其中,政府黃頁的方式是指地方政府建立電商網頁向外界介紹本地的農產品情況,從而吸引外界購買。這種方式脫離了當前的電商購物和交易習慣,因而交易規模十分有限。第三方交易平臺是指中介通過電商平臺獲取買家信息以及農戶信息,購買者付費給中介,后者再將產品從農戶手中購買過來交與買家。在農民自身計算機知識、互聯網概念有限的當前,這種交易方式的存在有其自身價值,而且交易規模較大。然而,這種方式一方面提高了買家的價格,另一方面也壓縮了農戶的利益,因而從長遠來看會被交易成本更低的模式所替代。由于阿里巴巴和京東等電商成功開發和推廣了B2B, B2C的交易模式,它被電子商務市場廣泛接受,并成為了行業標準。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來看,由于認知度不高、網絡技術人才稀缺以及推廣不成熟等方面的困難,因而交易規模還比較小。2015年,淘寶正式推出“村淘”概念,在剛剛過去的“雙11”活動中,農村部分的交易數據在12日0時便己經超過2個億的規模。隨著相關知識和概念的普及、資本的投入以及電商平臺的持續深挖,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前景是十分樂觀的。
河南省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具有優質,高產,種類豐富等特點。同時,還有很多特色的工農業產品,由于缺乏與外界溝通的渠道和平臺,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對河南省特色農產品不夠了解和認知。例如:新鄭的大棗,鄢陵的花木,開封的西瓜,信陽的茶葉,焦作的山藥,中牟的大蒜,靈寶的蘋果以及西峽的香菇等,這些僅在河南省內特別有名。總之,在國家大力倡導“互聯網+”的浪潮下,河南省農產品將借此機會和平臺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為河南省特色農產品讓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和認知的良好機會。
截至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進行拓展業務,這也將是越來越多企業的一個新增長點,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自身競爭力。通過電子商務這個平臺實現的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也正逐步提高。此外,河南省已有5家基地通過“河南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認定。全省現有電商企業超過20萬家,農村網店突破3萬家;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省,河南省已有15個縣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截至2015年10月底,首批7個國家級示范縣電商交易額突破“億元,農村電商就業人員達7000多人。河南省電商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位居中西部前列。在國家不斷出臺政策發展農村電商、省委省政府提前布局謀劃的大背景下,河南省農村電商已站上“互聯網+的風日。
2 河南農村電商模式發展創新所而臨的困難
1.河南農村電商知識和概念相對較少。
相對來說,農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要低于城市居民,接觸新事物、新技術和新商品的機會也相對更少。盡管電商在城市己經普及數年,然而很多農村居民幾乎沒有接觸過,更有部分偏遠地區的居民甚至沒有聽說過“在網絡上買賣東西”的概念。河南省整體經濟水平比較落后,大部分由知識有能力的農村中青年選擇了外出務工,剩下的基本都是婦女,兒童和老年人。他們的知識有限,對科技信息知識缺乏,還有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等特點,這為河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的推廣和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2.河南農村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
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有發達的網絡、健全的物流系統以及計算機使用的普及。然而,河南農村地區的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對于相當部分家庭來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成本較高。另外,由于農村居民的居住呈現出鮮明的分散狀態,物流系統的成本較高,這就使得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物流的障礙較高。目前,只有郵政EMS服務可以深入到農村以外,然而郵政物流系統帶有鮮明的公共服務特性,其大規模的商業物流使用會增加財政壓力。這就需要社會資本、政府以及電商平臺合理探索適合河南農村地區的物流系統構建方案。
3.河南農村電商人才及勞動力不足。
由于城市更成熟的設施及服務、相對公平而簡單的人際關系以及更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大量農村大學生、進程務工人員以及經商者更傾向于留在城市。對于電商人才而言,也將農村視為“落后地區”,甚至將到農村工作視為“有損顏面”的事情。不僅很少有專門人才去研究和發展農村市場,甚至連普通的勞動力都不愿意回到農村,這就導致農村電商人才以及勞動力不足。
3 河南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的探索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成熟的過程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推進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第一,打造農村電商平臺綜合系統。以“村淘”系統為020渠道,打造以商品批發、線下代購、進銷存、會員管理、便民服務等功能為主體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整合現有農村信息系統,實現同一界面,一鍵登錄,通過外接第三方平臺,實現代購、代收代繳等功能,內聯業務、客管、配送系統,實現清分結算、客戶管理、小包代投與自提功能。
第二,建設農村電商服務運營中心。建設規劃上,以現有場地為基礎,以縣城和大的鄉鎮為節點進行建設。功能設置上,用于功能示范、產品展示、交易結算、技術支撐、售后服務、人員培訓、倉儲配送等,以提高農村電商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共同配送體系建設。一是要滿足電商配送的新需求。農村配送點多線長,物流問題一直是制約其電商發展的難題。推進城鄉一體共同配送體系建設,要以現有的投遞配送體系為基礎,通過增配車輛、加密投遞頻次等手段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確保農村物流在全網各層級無縫對接、全程各環節快速銜轉;要將其作為農副產品對外流通特別是分散流通的重要平臺,全面解決“走出農村最初一公里”和“走進農村最后一公里”等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核心問題。二是可以將城鄉末端寄遞網絡同時全面開放給社會渠道,允許社會快遞物流企業搭載此平臺走進農村、走出農村。三是以提升電商大客戶服務為突破口,倒逼企業改善服務、優化流程,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4 結語
電子商務模式對推進農村發展從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作用值得期待,農村市場對電商平臺而言也是一塊藍海,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機會。然而,要在農村推廣成熟的電商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需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因此,需要政府、電商以及社會資本共同探索實現電商模式創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傅帥偉,裴少峰.河南省農村電商發展分析[J].南方農業, 2016(2)
[2]竇繼民.新形勢下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創新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2)
[3]王晶.郵政農村電商模式分析與發展策略[J].中國郵政,2015(11)
[4]李水源,李夢然.新農村建設中的B2B電商模式及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