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輝 何國平 石澤亞 秦月蘭 劉怡素
410000 長沙市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張紅輝,何國平),湖南省人民醫院(石澤亞,秦月蘭,劉怡素)
?
管道規范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管道不良事件發生中的應用
張紅輝何國平石澤亞秦月蘭劉怡素
410000長沙市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張紅輝,何國平),湖南省人民醫院(石澤亞,秦月蘭,劉怡素)
摘要目的:探討實施管道規范管理對降低住院患者管道不良事件發生的作用。方法:選取2013年1~12月我院實施管道規范管理前收治的患者2853例作為實施前組;選取2014年1~12月患者2985例作為實施后組,成立管道規范管理小組,明確組員職責,然后通過培訓、制定管道標示、質量監控和持續質量改進實施管道規范管理,比較開展此活動前后管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等實施效果比較管道護理。結果:開展管道規范管理后管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患者滿意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科護理人員對管道護理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平均成績較活動實施前有所提升(P<0.05)。結論:管道規范管理可以減少管道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管道規范管理;管道不良事件;住院患者;應用效果;體會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52
作為臨床上診治疾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醫用管道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各個科室,其管理是護理人員每天的日常工作[1]。對于住院患者,留置管道主要是為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措施的效果[2]。但如果護理不當,有可能導致感染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管道的規范化管理尤為重要[3-4]。自2014年以來,我院通過成立管道護理小組,定期進行管道的理論培訓和設置管道護理實際操作工作坊,逐步規范導管標識的顏色和樣式,制定導管風險評估表,實施導管護理質量考核標準等方法,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以完善,有效降低了管道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853例作為實施前組,男1537例,女1316例;年齡(57.7±14.4)歲。選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2985例作為實施后組,男1584例,女1401例;年齡(55.2±13.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013年1~12月實施管道規范管理前按常規護理管理。2014年1~12月實施規范化管理,具體為:(1)成立管道規范管理小組。設組長1名,由肝膽外科護士長擔任,總體負責小組具體工作計劃、安排與實施;秘書1名,負責協助組長完成相關工作;成員21名,由SICU、泌尿外科、普外科、手術室、心胸外科、腦外科、急診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管道集中科室的骨干護士組成。(2)成員要求。本科以上學歷,且在本專科工作5年以上,具有扎實的專科技能和專業知識,有一定奉獻精神,服從工作安排且嚴格履行小組工作職責。(3)組員職責。學習管道護理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統一設計并制定各種管道的標示及固定標準,監控臨床護理工作中管道護理質量,引領并培訓本科室護士正確掌握各種管道留置的目的、適應證、固定、標識、宣教、交接、記錄,增強護士防范管道不良事件發生的意識與能力,并不斷提升??谱o理水平。
1.2.1管道規范管理實施(1)對組員進行管道護理基本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時間為4周,內容包括管道實際操作、文獻檢索、法律知識、授課技巧、質量工具管理使用等。目的是使小組成員率先了解國內外??谱o理動態,同時具備一定的教學及參與質量監控的能力,為開展全面管道規范管理打下基礎。(2)小組每2個月開展1次專題活動,每次時間為3個學時,具體內容為理論知識、管道工作坊、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采取以點帶面分層培訓的方法,先對每個科室的小組成員進行管道護理相關知識、技能的系統培訓,統一管道護理的操作標準,再由小組成員負責本室護理人員的培訓及考核,護理部隨機抽考,并對工作3年內護士進行集中培訓與考核,確保培訓效果。
1.2.2管道管理規范要求(1)導管分類。將常用醫用導管按風險程度和病情分為3類:低危導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導尿管、淺靜脈置管;中危導管,腹腔引流管、各類造瘺管、普通創口引流管、鎮痛泵、三腔二囊管、胃腸減壓管、膀胱手術后留置的尿管等;高危置管,T管、胸腔閉式引流管、動脈置管、氣管插管、腦室外引流管、胰腺引流管、透析管、鼻腸管、漂浮導管、深靜脈置管。(2)管道標識。規范、統一、醒目的管道標記,便于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在短時間內進行識別,并引起重視[2-3]。采用各色不干膠單面粘紙制成規格為1.5 cm×5 cm的長方形帶黑色邊框的標識,標識引流管名稱、置管日期、簽名及醫院的院徽等項目。標識顏色統一為:紅、黃、淡黃、綠色。靜脈穿刺導管為紅色;普通引流管(不含尿管)為黃色;尿管為淡黃色;胃腸營養管為綠色,高風險導管增加雙標識,標識采用黃底紅色警示圖形,不同顏色的管道標識,其色彩提醒可起到告知作用[4]。(3)管道標識原則。實行誰置管誰標識原則,護士應督促醫師進行導管標識。如在手術室置管的患者導管標識由手術室護士把關;病室置管的患者導管標識由責任護士把關。引流管標識內容與要求即在標識紙上標記導管名稱、置管或更換時間、置管人簽名等,標識粘貼于距導管末端上方5 cm處,沿管道逆時針粘,開口在右。遇兩大類途徑管道必須單獨懸掛且有醒目標示牌,如胃腸營養液滴注管、局部(切口)沖洗管等。(4)管道觀察內容及交接內容。標識是否清晰;導管數量、名稱、部位,管路是否通暢、是否固定妥當,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局部皮膚情況,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引流管接口是否完好,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觀察決定是否需要按時續評。
1.2.3質量監控及持續改進實行組長負責制,建立微信群和QQ群以隨時反饋小組工作動態,每月月底召開小組會議,總結當月工作,安排下月工作重點并上報護理部。每位小組成員就本人負責督查的管道護理問題進行總結,在小組會議上提出進行討論,并對討論內容進行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再次督查和反饋。工作內容為管道護理規范、導管風險評估、完善導管交接班內容、導管護理質量考核,導管??浦R培訓和操作培訓、導管技術探討、導管問題護理會診及持續質量改進。
1.3效果評價記錄管道規范管理實施前后管道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例數、住院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質量的滿意度。管道護理不良事件包括管道滑脫及患者(家屬)自拔管道及其他與管道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開展管道規范管理前后管道不良事件情況比較(表1)

表1 開展管道規范管理前后管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例)
2.2開展管道規范管理前后患者滿意情況比較(表2)

表2 開展管道規范管理前后患者滿意情況比較(例)
3討論
住院患者,尤其是外科手術后的患者,其體內外常需留置多根管道,這些管道分別具有不同的功能,常是治療、觀察病情和判斷預后的主要依據,因此,管道護理管理工作對救治患者具有重要價值[5]。護士作為實施管道護理的主體,其對臨床管道護理相關知識的理解,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直接影響到管道護理的質量[6]。本研究中通過對護理人員不斷培訓和考核,提高了護理人員對管道管理的認識和實際操作水平,為增強管道規范管理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管道規范管理小組根據各種引流管的特點和用途,結合臨床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再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編寫“住院患者管道護理流程手冊”,為指導科內護士規范化管道護理操作流程奠定基礎[7]。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不安全因素有:(1)醫源性因素。如護理人員服務行為不當或護理過失造成的。(2)護理技術因素。如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作能力不強而對患者的安全構成威脅。(3)護理責任性因素。由于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不嚴格執行常規制度而造成[8]。管道規范管理方案細則讓護士在臨床護理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這些細則方案中,管道標識起到的告知作用,不同顏色的標識區分不同管道,時刻提醒護士根據標識判斷不同管道,掌握護理注意事項,更清楚地護理患者,使患者更安全,避免護理差錯[9-10]。規范、醒目的護理標識對護理人員起到提醒、警示作用,特別是對一些抗風險能力不強、經驗不足,遇到搶救緊張、思路不清晰的新護士起到了較好的提示指引作用,減少了差錯的發生[11-12],有助于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在護士繁瑣的工作事務中,規范、統一的管道標識醒目的顏色和文字提示使各種管道一目了然,讓護士的工作忙中有序,避免因管道多而雜亂弄錯輸入途徑和為了正確辨別而反復牽拉管道的現象,在交接班時也可便捷進行準確和針對性的查對,減少了護士工作量,節省了勞動時間,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結果顯示,實施管道規范管理,降低了患者管道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住院患者管道的規范管理,通過制定管道標識及管道護理流程制度,加強護士的規范化操作水平,真正為患者提供了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對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安全護理管理起到巨大的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琳,崔妙玲,彭雪娟,等.患者治療管道滑脫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2):54-56.
[2]張元云.規范化管道護理管理在腹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02-103.
[3]林茜茜,鄭秀云,吳偉仙.管道護理小組在防范非計劃性拔管中的實踐及其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55-56.
[4]Bauman M,Handley C.Chest-tube care: the more you know, the easier it gets[J].American Nurse Today,2011,6(9):27-32.
[5]王亞麗,林志芳,劉新風,等.外科住院患者管道管理的集束化策略及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9):618-619.
[6]曹何瓊,陳小鳳,陳楚嵐,等.對護理人員掌握臨床管道護理相關知識情況及態度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5):4272-4274.
[7]楊晶,陳光宇,盧嘉渝,等.規范化管道管理在預防普外科ICU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12):1370-1371.
[8]劉紅霞,周梅榮,胡華瓊.管道護理小組的建立與實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2):107-108.
[9]葉小蘭,葉雯.規范化管道標識在臨床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5A):8.
[10]殷良田,曹敏.管道標識在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1(38):109-110.
[11]陳淑嬪.管道標識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北方醫學,2014,11(6):196-197.
[12]唐文娟,彭運嬋.管道標識在心臟外科監護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114-115.
(本文編輯劉學英)
Application of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he pipeline adverse events of inpatients
ZHANG Hong-hui,HE Guo-ping
(Xiangya Nursing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00)
SHI Ze-ya,QIN Yue-lan,LIU Yi-su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angsha410005)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n reducing the pipeline adverse events of inpatients.Methods:Selected 2853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 as before-implementation group;selected 2985 patients in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4 as after-implementation group;established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group,defined members′ responsibilities; improved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by training,formulating pipeline marks,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nstant quality improvement;compar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Results:The implementation of 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ll nurses improved their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ipeline nursing and average scores of operating skill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P<0.05).Conclusion: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of pipeline nursing and improve in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Pipeline standard management;Pipeline adverse events;Inpatients;Application effect;Experience
(收稿日期:2016-01-14)
張紅輝:女,博士在讀,副主任護師,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