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丙濤++秦文勝++陳崗++賈萍

摘要:課程銜接是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試點的基本內涵和本質要求。本文立足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三二分段試點調查,對“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課程銜接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立“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的主張并著力凸顯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特點,對有關制度機制和平臺建設提出相應辦法。
關鍵詞:三二分段;中高職;課程銜接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5-0031-03
廣東省自2011年起在10所高職院校和49所中職學校啟動試點“三二分段”中高職教育銜接試點,至今已經是第六個年頭。從試點情況看,“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模式具有三年制高職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在前期辦學形式、招考制度等銜接已經初見成效的前提下,當前,以課程銜接為核心進一步推進“三二分段”中高職內涵式銜接是當務之急。為此,必須立足現狀,建立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并嘗試進行有關制度機制和平臺建設。
一、“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課程銜接現狀
“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銜接涉及到中、高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課程銜接始終處于核心地位。目前,課程銜接的滯后甚至成為制約“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模式科學發展的瓶頸。一體化課程體系是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銜接的核心追求。由于研究倉促和能力有限,我們前期制定的三二分段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實施計劃在實踐中逐漸暴露出實操性不強、培養層次不清晰以及體系不科學等問題。由于缺乏官方權威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參照,中、高職都是授課老師在原有授課教材、教案的基礎上適當增減部分內容,針對性不強,實踐操作性不夠,易造成知識傳授與職業能力培養錯位。
二、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對策
合理定位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規格,立足中高職教育教學現狀,科學構建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編訂專門的課程標準和配套教材,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實現中、高職課程的無縫對接。盡管不同專業領域所建立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我們認為,三二分段一體化課程體系總體上應該突出以下特點。
1.“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開發必須體現“工學結合”、特色鮮明
理論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恒定性,技術技能和崗位能力需求卻處于飛速發展和提升狀態。努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崗位能力通過現實性的課程項目化設計進行結合——這恰恰是當前職業院校課程開發所欠缺的。因此,我們認為,要實現“三二分段”中高職課程有效銜接,建立特色鮮明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必須努力突出“工學結合”,將工作課程化和課程工作化并實現二者的緊密結合,最終達到將工作過程轉化成學習過程的目的。我校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開發力求體現行業技術發展前沿,努力做到緊跟時代發展、密切聯系行業、管理方法的創新和管理方式的革新。如我們新開設的《PTN網絡技術及組網應用》《通信工程項目管理》《IP網絡技術與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應用》等課程,瞄準行業發展動態,緊貼企業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培養目標。
課程開發應厚基礎、重實力,突出“一體化”培養的特點。中職、高職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要求不同,二者之間存在著基礎與提升的關系。長期以來,中職院校課程設置大多“輕基礎、重專業;輕理論、重實踐;輕理解、重操作”,導致學生知識面窄,理論基礎薄弱;而高職院校往往囿于學科本位,課程“職業性”不明顯。要實現“三二分段”中高職課程的有效對接,必須立足現實,注意基本素質課和職業能力課的安排,在中職階段適當增加基本素質課的比例,以便學生能較快適應高職階段的文化課程學習;而高職階段應該根據中職轉段生操作技能強的特點,增加職業能力拓展的課程。
2.“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必須層次分明、對接緊密
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從中、高職兩個層次人才培養規格人手,研究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對應性,然后再根據能力、知識、素質、崗位目標的不同要求,配置相應的課程內容并進行序化、整合、裁取,最終形成一套特色鮮明的以職業能力為主導的課程結構體系,為社會培養具有實際職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構建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必須打破原有中、高職兩個階段各成系統的課程結構,通過工作任務分析,制定兩階段相互銜接的專業教學大綱,形成基于工作過程和不同層次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實現中、高職課程的無縫對接。為此,必須做到對接緊密而又層次分明。
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課程銜接現狀與對策
我們在前期廣泛調研基礎上將通信技術專業任務領域與職業崗位和能力進行大致對應,制定下表。
基于上表所示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我們認為建設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應從建設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出發進一步明確區分中、高職培養技能人才的目標差異和各自職業定位,并為中高職教育銜接提供通道。我們試圖瞄準未來通信產業特別是珠三角通信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結構和中、高職階段能力和素質培養結構,將中職階段職業崗位定位為:電子產品安裝與調試、產品檢測與維修、計算機與4G網絡安裝與管理等;將高職階段職業崗位定位為:網絡維護與管理包括光傳輸網組建與維護、通信工程監理、寬帶接入、數據網絡組建與維護、交換設備運行與維護,等等。以此為基礎,力求做到中職階段重點培養面向通信行業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發揮基礎作用;高職階段重點培養面向通信行業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發揮引領作用。
3.“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必須瞄準職業需求、動態調整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能力培養這個中心,對新興崗位需求也不夠敏感和靈活。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互聯網+”“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背景下通信技術職業崗位群的需求,與共建企業和通信行業協會、通信專職委等深度聯合共研,探索以“能力本位”“模塊式”的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力求做到根據一線行業業務流程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努力實現文化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專業選修課、職業資格證書、職業素養的對接,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簡單重復。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將課程設置、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通信行業準入接軌,實現中高職人才培養的實質性銜接以及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的深度接軌,特別是職業資格鑒定與行業準入方面,我們目前的工作遠遠不夠。
同時,我們認為,應進一步形成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動態調整機制。對接 “ 一帶一路”、泛珠三角經濟圈等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圍繞區域經濟帶、產業帶轉型升級要求,建設適應需求、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專業群。在此基礎上嘗試以優化教學為契機,堅持“服務需求、就業導向”,進一步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讓人才需求成為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改革試點和發展的指南針;要把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作為推動校企對接往產教深度融合轉變的主要抓手,借力“區位優勢”,充分發掘區域經濟發展中更多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借助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積極吸收企業管理和技術骨干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實踐環節的日常管理和教學等,把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綜上所述,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不僅是形式上對接和承接,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課程銜接等途徑實現內涵上的實質結合。我們通過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三二分段試點所進行的實證研究,立足于前期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和現狀分析,提出建立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對策,并倡導建立有關制度機制和工作平臺加以推進。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就三二分段試點中高職銜接的有關研究,能為構建職教人才成長“立交橋”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一種研究范式和途徑。
參考文獻:
[1]劉雅斌.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4).
[2]丁知平.中高職銜接課程一體化的設計與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9).
[3]徐盈群,林明.浙江塊狀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中的產學結合研究[J].職教論壇,2009(4)(下).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