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小丹
摘要:正從課堂效果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英語興趣的培養,使之發自內心的渴學、樂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樂學、愛學,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充分運用趣味教學法,使我們的教學充滿歡聲笑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運用能力。
關鍵詞:激趣導入;多彩教具;趣味評價;整體呈現;小組合作;學玩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16-02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趣味性教學至關重要,這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究和實踐來加以開發和完善。作為小學教師,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同時還要體現教學的趣味性,這促使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教材中趣味的話題,用多種趣味的教學手段和活動圍繞話題真實有效地展開教學,構建愉悅的、寬松的、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保證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習效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從幾個方面進行證實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及有效性。
一、激趣導入,開啟趣味課堂
托爾斯泰:“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巧的導入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又能為新知的呈現做好鋪墊。教學實踐案例分析,內容為“PEP六年級上冊Unit 6 Lets talk”,本節課屬于對話課,對話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動畫”Mr Black”,為了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迎合學生的口味,我設定了本節課的話題為“Cartoons”。在熱身導入環節,通過搜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流行卡通人物圖片,配上動感的動畫音樂,上課一開始就大大吸引了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基本感受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在視覺聽覺的刺激下結合自由對話,以交談的方式和孩子們談論了彼此的feelings,然后順勢通過一句銜接詞“People have feelings and Animals have feeling, too.”巧妙地導入了今天的話題“Cartoons”。為了讓學生大概感受各國的卡通的文化為后面的環節做鋪墊,又引導學生談論了動畫的各種類型,比如:American cartoon, Chinese cartoon, Japanese cartoon... 在如此自然真實趣味的熱身引導呈現下,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越來越濃厚了,大家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開闊思維,結合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見。趣味的導入為后面的教學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多彩教具,趣味評價,精彩課堂
趣味的課堂少不了精彩的道具,尤其是對于低段的學生尤為重要。在學校低段年級的教學中,漂亮的教具也是成為一大亮點。“Wow, fish! Beautiful!” 當多彩的教具呈現在學生眼前時,學生們驚嘆不已,并紛紛涌到黑板前,迫不及待地欣賞起來。巨大的池塘里,許多色彩斑斕的魚兒沐浴著陽光、快樂徜徉。池塘邊擺著幾個桶,幾根魚竿自然地靠在上面。帶著滿心的好奇心學生激動不已,并猜測著:“今天的英語課時釣魚嗎?”得到老師肯定的回答后,整個教室都沸騰了,學生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不由自主地用英語說開了:“Wow, yellow fish, blue fish, pink fish and red fish...I like pink fish” 為了獲得可愛的小魚兒,同學們挺直腰板,睜大了雙眼,十分專注地參與到課堂每個活動中。一條條小魚就乖乖地“跳”進了他們組的小桶里。在這么有趣的評價機制下,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表演欲望馬上就被激發了,在如此快樂的氛圍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知識并能很好地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保證了教學效果。
三、整體呈現,趣味攻破重難點
教學都有重難點,如何生動趣味地呈現,并一一攻破重難點,在教學設計時還是須要花大量心思進去的。還是以PEP六年級上冊 Unit6 How do you feel? A Lets talk 教學案例分析,本節課學習的核心句型是:be +表示情緒的形容詞。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理解對話大意并能夠用正確的意群及語音、語調朗讀對話,能夠在情景中運用 be +表示情緒的形容詞來表達心情和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在精美的課件和教學道具襯托下主要按照以下三步進行設計,第一步,導入話題,感知對話文本。
四、小組合作,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活動中學習,并且還能通過組內的交流促使學生完善自己的觀點。要彰顯課堂的趣味性,這里說的小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小組合作,而是用各種不同有新意的形式方法有效地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小組合作。
五、巧設游戲,興趣盎然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由此可見,在課堂上適當地運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使學生以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濃厚的積極性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為此,根據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將教學內容和游戲巧妙地結合起來,寓知識于游戲中,通過游戲掌握運用知識,從而為枯燥的語言學習創設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興趣盎然。在教學食物的詞匯教學中穿插深受學生癡迷的娛樂節目Running man 的找線索游戲環節,學生興奮不已,整個教學在如此有趣游戲的貫穿下進展得尤其順利高效,學生的參與性前所未有的積極,以至于課結束了學生還是意猶未盡。
六、故事教學,趣味生動
有效的故事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進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是能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三年級的一堂故事課案例分析。PEP每個單元后面的都是一個有邏輯的完整的故事,并涵蓋了整個單元的重點單詞和短語,是對知識的復現;同時了熟悉扮演來練習對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何通過這個簡單的故事生動有趣地復習鞏固知識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課前需要認真思考。從案例分析,本課故事來自于片段,因此老師別出心裁,將故事截取出了主要場景park,主要人物Zoom and Zip,以及故事的要素flowers 和colours。老師用了不同的方式來介紹這些片段,例如以選擇的形式闡明地點park,時間morning,以圖片的形式復習顏色,而面對wow,flowers,選擇了讓孩子們模仿驚喜的語氣,這樣多樣的方式使這些片段呈現時避免了枯燥。接下來是完整文本的呈現,以及學生的跟讀和role play。最后老師又打亂了文本的順序,并設計了排序的活動來考察學生對故事情節與邏輯順序的把握;接著又設計了talk的話題,what do you like?來引導不同的學生把故事的內容以對話的形式再次復現。如此,完成了從若干個1到一個0再拆分成若干個1,不可謂不精妙。本堂課注重師生的互動與生生的合作,學生有大量的練習對話的機會,老師也會及時糾正語音語調以及及時給予反饋,花朵的獎勵機制切實圍繞故事主旨。同時,教師自然的課堂語言和豐富的表情與肢體動作還有學生表達過程中的笑料頻頻使得整個課堂始終氛圍輕松,歡聲不斷。最后公園里的五個No 的標識是情感的滲透畫龍點睛,使整堂課顯得完整而又充實。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卻能上得如此生動有趣,學生整堂課都是非常充實有趣的,真是不簡單,因此趣味性的故事教學不僅能夠復習鞏固已學的內容,還能拓展課外的知識,在學生情感的培養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故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專注度,有助于學生整體理解所學語言。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李 錦,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教研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