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霞
【摘要】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數學課堂散發出無限的生命力,是擺在我們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興趣 高效 交流 激發 和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44-01
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 那么如何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呢?這是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實踐中認真思考的問題,相關教師要利用必要的教學手段對整體教學結構進行集中化的有效升級,并且建立更加新穎的教學措施,以保證學生能積極的配合教師的實際教學行為。
一、想方設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獨生子女在家越來越被寵,使得現在的學生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那種盲目懼怕,絕對俯首貼耳的學生已不多見。要想讓學生“信其道”,必須要讓他們喜歡自己,但要達到這一點,并不容易,要運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個人品格、口才、知識等各方面吸引學生,因為學生喜歡一個幽默、知識廣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的老師,他們也最敬佩這樣的老師。另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針對學生的人格差異建立差異化的教學結構,并且將差異教學和基本的數學實體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利用相應的教學機制確保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優化的師生互動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課堂語言要規范準確、簡潔易懂。
數學是一門對語言文字規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詞順序顛倒,都可能造成表達意義的不同,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規范準確。我們面對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課堂語言要簡潔、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課堂效率有效提高。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建立有效的情境模式,通過情境導入的教學措施建立有效的課程結構,在實際的情境設置過程中,教師的課堂用語要保證基本的教學目的,在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過程中,相應的課堂用語不能太過抽象,也不能過于平實,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語言確定整體教學基調。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的同時,也要輔助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積極的運用數學語言,真正將數學知識高效的內化。
三、調整課堂結構,注重師生情感交流。
傳統的中小學教學模式中,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口若懸河地講,學生云里霧里地聽,完全是被動的接受。而新課程改革以來,數學課堂結構進行了一些調整,師生之間多了些互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又可以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極大地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這種形式仍存在著不足,教師仍然是中心,學生仍然是隨著教師的思維而動,在學習中依然處于被動地位。針對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教師要逐漸進行教學結構的扭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并鼓勵學生建設自主的學習知識網絡,優化整體教學主體問題,教師可以積極的利用自我評價學習機制,促進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揮自主學習意識。
四、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它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乃是由于對數學缺乏興趣所致。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供適宜的“溫度,空氣和陽光”,把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教會知識的同時,學會應用知識。讓學生的心靈放松,讓學生的情感流淌,讓學生的智慧自然生成。例如學習了黃金數,告訴學生,哪里有0.618,哪里就閃爍著美的光輝,知道媽媽為什么穿高跟鞋嗎?就是為了體現黃金比例啊,學生一下就樂了。這些偶爾的幽默能給學生帶來學習時的愉悅,自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相應的教學資源,利用新穎的資源載體,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且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相應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集中召開資源的分享課程,組織學生進行數學資源的講解,教師給予必要的專業性指導。這樣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建立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也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優化整體學習效果。
五、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重要的是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師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開展,營造了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于為他們的自我表現和相互間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廣的空間,使他們能夠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學生會從中感到輕松自由,自然地成為交流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和教學的需求,把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班集體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并且,在實際學習小組建立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掘學生的差異性特征,均衡的安排相應的學習小組。例如我在上圖形認識初步時就用了很多小組討論的形式,同學們接受的效果非常好,特別在圖形的三視圖和展開圖這一節,通過動手操作,同學們清晰的掌握了知識。不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競爭的意識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當學生圓滿地完成了某一項任務時,要給予獎勵,使學生真正地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探究問題時思維方向往往也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啟發和指導,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之更有效地、合理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總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高效課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只要每個數學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用自己的眼光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分析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多管齊下,共同努力,數學課堂必將充滿朝氣與活力,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