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適應“微時代”傳播變化,采取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實現課程教學中的“會講”、“善講”、“真講”,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魅力。
【關鍵詞】微時代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改革
【課題來源】廣西高?!包h的十八屆三中精神研究”專項課題《網絡輿情視域下廣西高校主流意識形態高勢位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3MSZ01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85-02
“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對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拓展,針對“微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新探索也不斷出現,如專題授課、嚴肅游戲以及實踐創新等,這些都為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魅力和吸引力做出了貢獻。
1.更新觀念,適應“微時代”傳播的新變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因為有國家的強制要求就想當然的“養尊處優”,應該在堅持剛性要求的前提下,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積極借鑒“微時代”傳播載體和方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課堂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的地位要確保,同時還要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是一門“全天候”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解決思想認識的課,同時也是和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全方位”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任課教師的課,同時也是學校各部門和教職員工 “全員” 的課程。認識到以上幾點,結合“微時代”的信息傳播的特點,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做到“是、時、勢”,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是:即規律性?!拔r代”大學生有著獨特的思想發展規律和知識接受規律,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也有著區別傳統傳播的特點,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創新求是,研究“微時代”學生所思、所想與所惑,通過發揮扣準學生脈搏和觸動學生靈魂的隱性教育方法,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
時:即時效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念老經”,還要有“新唱”?!拔r代”強調的就是信息的快捷性和新鮮度,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脫離現實生活,不能用自身理論闡釋力去解釋現實世界的是是非非,學生自然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教學中有高度、有溫度和新鮮度的知識,學生自然會歡迎,課程魅力會大為加強。
勢:即氣勢性。在社會主義大學里,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也必須有其氣勢,要通過其強大氣場整合資源,合力推進教育教學效果提升?!拔r代”對主流價值的消解以及人們觀念的多元都會產生影響,不論學生還是教師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迷茫和困惑,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有自覺的理論擔當和勇氣,去主動答疑解惑,以確實如此的解答樹立自身的勢位。
2.共建課堂,煥發高校思政課課堂生機與活力
課堂是思政課教學的主陣地,不能以任何借口動搖課堂的主地位,也不能以發揮學生主體性為由,撒手不管,任由課堂散起來,更不能讓思政課課堂成了別人的責任田,以奇談怪論沖淡思政課課堂的紅色。
“微時代”重視課堂教學,并非還是照搬傳統課堂教學的做法,而是以課堂為陣地,創新教學方法,以新穎、鮮活的教學設計激發課堂活力,激發學生內生動力,激發教師思想引導能力。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
會講:過去思政課教師由于政策把握、自身水平等原因,對教學內容不敢越雷池一步,照本宣科的老一套,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有理有據,沒有錯誤,但是離學生現實的學習、生活卻很遙遠,于是學生似乎是在聽天書。“微時代”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會講故事,能用生活化的語言將宏大敘事講精、講細、講生動。正如復旦大學思政課教學團隊那樣,經過深入調研和篩選,教學團隊從教材的每一章中提煉若干大學生關心的理論熱點和思想上存在的疑點等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點。講問題,講清楚現象背后的理論。這樣與學生密切相關的話題、議題自然會受到學生追捧,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會令人欣慰。
善講:“微時代”可利用的傳播載體非常多,而且大多具有聲影兼具、傳播迅捷、在線互動等特點。那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學會多維度、重綜合的進行授課,不能只是口對耳的語言傳送,而是要實現思政課內容對學生視覺、聽覺和感覺上的全方位的觸動,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實際上,思政課可利用的現實資源很多,但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關切點,善于發現事件的關聯,善于利用合適的形式表現。微信中一個傳播的畫面、微博中一段引人深思的話語、微電影中一段感人至深的情節等等,有了思政課教師巧妙的加工、串聯與解讀,就會扣準學生的思想脈搏,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共鳴。
真講:“微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微媒體記錄著。思政課教師要對課堂教學內容自己內心產生認同,真正以三尺講臺鑄魂學生一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會得到學生真正的熱愛。這一方面考驗著思政課教師的忠誠度,另一方面也考驗著思政課教師的勝任度。就忠誠度而言,沒有教師的忠誠,思政課的課堂將會充斥著假話、套話。就勝任度而言,思政課教師要強技增能,有了深度的知識儲備和辯證的科學思維,思政課教師才會真正直面現實世界,觸動學生靈魂,否則很多的內容思政課教師就不敢去涉及。
作者簡介:
嚴博文(1992-),男,山東泰安人,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