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魯 史志慧
【摘要】汽車與配件營銷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本課程從教學內容、考核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對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以便全面提高學生對未來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汽車及配件營銷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10-02
我國現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汽車市場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維修、改裝、檢測、評估、鑒定、營銷、售后服務等行業,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成熟與高素質從業人員密不可分。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面對就業市場的需求,有責任和義務培養滿足汽車市場發展的專業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從影響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方面——汽車與配件營銷出發,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下,對高職課程《汽車與配件營銷》進行課程改革,將市場營銷與汽車技術服務結合起來,培養適應汽車市場需要的營銷人才。
一、綜合汽車市場發展及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本課程改革思路
1.調研后得到與汽車服務、汽車與配件營銷專業相關企業及崗位
前期經過對本專業學生就業的企業及崗位調研發現,我國汽車營銷主要的三種模式為:4S專賣店模式、汽車超市模式及網絡銷售模式,因此經過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探討,明確以上專業所對應的主要就業企業為:汽車銷售公司、汽車品牌專營店、汽車維修企業、汽車保險業、二手車交易公司,所對應主要崗位有:汽車銷售、市場調查、客戶服務、零配件銷售、二手車銷售等。
2.歸納整理典型崗位工作任務及崗位所需職業核心能力
(1)汽車銷售
工作任務:依據總公司或分公司部門營銷計劃,組織、實施本人所在區域的汽車銷售計劃;同時,要積極配合分銷商的銷售業務活動;與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業務與技術交流;執行公司開展的促銷計劃;開發、維護與新老客戶關系,完成汽車銷售的整體業務。
職業核心能力:推銷汽車及其產品的能力、汽車銷售現場管理能力、汽車銷售策劃和組織實施能力。
(2)市場調查
工作任務:對所負責區域進行汽車市場調研及購買行為分析,并與相關區域進行對比,得到符合本區域的調查結論;從而制定汽車及其配件的推廣策略,整合生產廠商配貨方案,對銷售渠道進行資源管理。
職業核心能力:汽車產品市場調查與分析能力、促銷管理能力、網絡營銷能力。
(3)客戶服務
工作任務:接待客戶,回復、解決客戶相關問題;進行客戶回訪,維護并管理客戶關系;通過相關的汽車軟件及硬件服務,發展普通客戶為長期消費客戶。
職業核心能力: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公關能力。
(4)零配件銷售
工作任務:通過了解客戶所用車型,可以為客戶推薦適用的汽車用品及汽車零配件,準確解釋汽車配件及汽車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完成整個交易過程,提供交易票據。
職業核心能力:對汽車及其產品進行技術評價的能力、推銷汽車相關產品的能力、營銷策劃的能力。
(5)二手車銷售
工作任務:對現在汽車市場上的二手車進行調查研究,能夠對二手車質量、性能等重要因素進行評估,通過合法渠道對貨源進行收購,規范完成二手車交易。
職業核心能力:二手車市場調查能力、銷售現場管理能力、汽車銷售市場策劃組織實施能力。
3.課改后的教學目標
本課程在進行課程改革前,專業教師及企業專家對課程總體目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現總結如下:使學生通過學習本門課程,掌握汽車與配件市場的營銷、推銷、分銷、促銷的技巧、掌握汽車市場調查分析和預測的方法、掌握舊機動車鑒定與估價方法;熟悉汽車銷售及保險理賠操作流程、熟悉汽車商務禮儀與汽車文化;了解汽車發動機構造、汽車底盤構造、汽車電氣設備及汽車各配件的知識。
二、針對本課程的課程改革實踐
1.課改過程中教學項目設計
項目一:汽車與配件營銷入門基礎,包含子項目:汽車及其相關配件術語及特點;汽車及配件營銷市場特點。
項目二:汽車與配件市場調研,包含子項目:汽車與配件市場調查分析;汽車與配件銷售渠道調查分析;汽車與配件經銷、促銷管策略分析;汽車與其配件售后服務管理。
項目三:汽車與配件品牌建設,包含子項目:汽車與配件品牌調研;汽車與配件品牌維護與推廣;汽車與配件展廳銷售技巧;汽車銷售過程中公共關系處理。
項目四:客戶關系,包含子項目:汽車與配件市場調研、銷售過程中客戶關系發展、管理、處理方式。
項目五:二手車市場營銷,包含子項目:二手車市場調研;二手車經銷方案設計。
2.課改過程中新增加的教學方法
(1)引導文法
為了讓學生能全面的掌握汽車與配件營銷的整體工作流程,教師提出與實踐相關的引導文,學生通過查閱汽車市場資料、制定營銷方案、小組討論方案的可行性、通過在實踐基地自主實踐、回顧檢驗營銷成果、學生和教師及企業專家共同總結評估等環節,將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對上述環節進行監督和指導,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扮演教學法
針對本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應用“分崗位、重操作”的職業教學理念,角色扮演法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根據本課程所涉及的崗位,模擬汽車及配件營銷的工作場景,讓學生承擔相關崗位的工作職責,完成工作任務。通過五個項目中崗位任務的轉換,讓學生對課程有更強的參與感。同時,學生對未來的職業定位更加清晰,責任意識更加明確。
3.課改過程中教學評價方式改革
在課改的過程中,隨著“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推進,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方式也應該有所改革,本課程從課程開始至結束,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綜合的過程評價考核,這樣不論是考核評價的公平性,還是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都有很強的提升作用。現將每個項目中,需要評價考核的內容、所占比重及項目表述如下:
(1)課前需要收集資料(10%):項目一~項目五
(2)分組總結匯報(10%):項目二~項目五
(3)銷售方案制作(20%):項目三、項目五
(4)崗位任務完成(20%):項目二~項目五
(5)市場調研方案制作(20%):項目二、項目五
(6)期末閉卷考試(20%):項目一~項目五
三、總結
本課程課改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師的促進作用都很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了鍛煉,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時,在構建“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以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為基礎,以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為主線,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在理論教授上以“必要、能用、夠用”為原則,在能力培養上以“體會、感悟、應用”為原則,引導學生逐步實現知識與技能的融合、講授與實踐的交替。下一步,本課程還將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并且完成適應本校學生學習水平的校本教材,更好的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王彥梅,李佳民.高職《汽車市場營銷》項目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2,(8),28-29.
[2]蔣欲剛.案例教學法在汽車營銷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2013,(40),161-162.
[3]閆春榮.基于悟性培養的高職營銷專業五步教學法[J].2012,(3),85-86.
[4]楊雪.論在汽車營銷模式中營銷新思維的應用 [J].2007,(10),200-201.
[5]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57-59.
作者簡介:
高魯(1984-),男,內蒙古錫林浩特市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機械與電力工程及高等職業教育。
史志慧(1985-),女,內蒙古錫林浩特市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熱能與動力工程及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