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芬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學活動在新課標指引和規范下,相比以往教學活動來說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創新意識和時代性意蘊,但是一些問題不可能馬上完善解決,需要循序漸進。本文建議在教學中注重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討論、注重教學中的實驗及運用思維導圖,注重圖形結合談談高中生物課堂中出現的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生物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高中生物課程是理綜中相對來說難度較小的一門,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格外關注學生每次考試成績,將考察的知識點從課本中提取出來,反復要求強化記憶然后不休止的題型練習和測試,這是極度不尊重學生內心需求和主體發揮性的表現。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學習跟不上教學計劃,學習態度存在問題,考試后果應該自己承擔。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客觀性行為不可否認是學業水平的關鍵性因素,教師在學習上的教授活動只是一種策略和引領。但是對于教師來說,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應停留于狹義的教授知識,而應該把這種教授內化為學生把握學習客觀內在規律和方法,糾正學習習慣和態度,使學習真正成為自我的學習。即使在新課標背景之下,傳統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問題還在延續,如學生學業負擔重,學生的主動性仍然不占主體地位。而且在生物教學中,實驗課程的安排比例較少,并且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學生學習方式不夠靈活等。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已經有文章探討過這個話題,但大多數主要是建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本文建議在教學中注重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討論、注重教學中的實驗及運用思維導圖,注重圖形結合以談談高中生物課堂中出現問題的對策。
一、剖析目前高中生物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標背景下,雖然提倡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性,提倡建立高效課堂,但是并沒有提出具體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所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課堂中學生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在新課標的提倡之下,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主性。但是有很多教師對學生并不完全信任,以至于不能完全放手。學生學習主動性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掌握了解各知識點,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其次是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實驗教學的比例安排較小。有些教師很少帶領學生做實驗,只是將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也有些教師考慮到課堂時間,只是自己做一遍實驗,沒有讓學生動手參與。實驗是生物課程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實驗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理論知識。最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的應試技巧與做題方式,忽略學生具體學習方式教授。
二、針對問題所提倡的解決對策
1.在教學中加強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討論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科特點開展課堂教學,必須遵從學生的內心學習動向及自我學習掌控力。在教學方法上比較提倡溫馨教學、探究研討教學、教師學生互教互學等。具體生物課堂中,教師首先應該以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為基礎,并且參考學生的意愿,將學生劃分為各個學習小組。有的學生擅長搜集資料,有的學生擅長思考提問,有的學生擅長總結歸納。建立學習討論小組,一方面是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優勢發揮,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其次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明確討論的問題及具體的方式。如學習走進細胞這一章,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是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的。生物分為無細胞、單細胞及多細胞。可以要求學生搜集按照細胞分類比較典型的生物,尤其是無細胞生物和單細胞生物。在搜集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印象,在做相關選擇題時準確判斷出來。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劃分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但是總有學生將相鄰兩個概念模糊不清??梢宰寣W生之間互相交流一些記憶概念的方式方法,加強記憶模式,快速記憶知識。最后,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疑問與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害怕學生都說沒有任何問題,可一考查就問題百出。很多學生在課堂中要么不敢張口提問,要么不好意思張口。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問,重視學生問題,并及時解答。如遺傳因子的發現是整個高中生物學的重難點,是遺傳基本規律的核心內容,在高考中常以簡答題形式出現。有的學生理解孟德爾雜交試驗的知識點,但是面對相應題型不知如何運用。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再次強調規律之外,教會學生一些處理方法。
2.注重提高生物實驗的比例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高考考查中實驗相關題型占有重要比例。這一兩年,高考不斷試行改革,主要趨勢是逐漸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生物實驗題型的考察范圍多在自變量、因變量、多種因素影響對實驗的分析、干擾實驗的結果,致使實驗失敗等。高中生物教學中最主要的實驗有關于顯微鏡的實驗、孟德爾雜交試驗、DNA和蛋白質技術、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有的教師在教學中為了節省時間,忽略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首先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實驗分析的一般方法——“四步分析法”,即取材、藥品與試劑、步驟及操作和顯微鏡的使用。例如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必須準確切取洋蔥根尖生長點部分,這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藥品與試劑的量、濃度、純度等都是影響實驗正確結果的重要因素,必須逐一檢查,不能忽視。實驗步驟不能漏掉,根尖必須經過漂洗之后再染色,制片的時候要用鑷子尖把根尖開碎。使用顯微鏡要保持鏡頭的干凈,調好焦距,眼睛要看著物鏡,同時下降鏡筒,然后再看目鏡。其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分析總結實驗。參考實驗步驟和實際操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上面所舉的例子中,如果不經漂洗直接染色,染色效果會非常差,因為根尖上附著的鹽酸將和堿性染料起中和反應,從而影響著色。最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嚴謹的實驗態度。有些學生在學習中總是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實驗是嚴謹的,容不得半點馬虎,有些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操作方法出現問題,如臨時裝片制作時,將蓋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這樣制成的裝片中,氣泡比較多,會嚴重影響觀察。實驗操作步驟必須嚴格執行,有的學生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沒有將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開來。
3.注重教學中的圖形結合
高中生物課本中有著大量圖片,在考試中經常會出現某一個圖片,如給出一個細胞的圖片,讓學生指出細胞的各個組成部分。之所以建議在教學中注重相關的生物圖片,是因為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是將圖片一帶而過,過于強調理論知識。一方面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學會認圖,對圖形進行記憶,對于圖形的記憶,讓很多學生感到很惱火,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適當繪圖,照著書本上的圖片進行描繪。另一方面應該教會學生學會用圖。教師可以提倡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串聯在一起。生物考試試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甚至是幾個知識點混合在一起。將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在圖形上格外地標注出來。例如蛋白質中常見的幾個誤區:氨基、羧基、肽鍵的書寫總是容易出錯,高溫時蛋白質變性的原因不是破壞氨基酸之間的肽鍵,而是破壞肽鏈盤曲折疊形成的空間結構。
在新課標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課堂目前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課程安排中實驗課程設置不太合理、教師側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等。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策略的建議是在課堂中加強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討論、應該注重實驗課程的比重,以及應該注重圖形結合,促進課堂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呂國裕.高中生物教學反思實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麗麗.走進名師課堂:高中生物[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3]張峰,李智香.走進高中生物教學現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