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芬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推廣和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是廣大教師一致認可的。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增進學生對所學政治知識的理解。以此為背景,對高中政治自主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自主學習;教學情境
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多以教師講述為主,枯燥的理論性闡述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學生學習精力集中度不夠、教學質量不高的現象。為了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教學情境的創設成為相當重要的一環。下面就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和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展開討論。
一、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
1.對教師的意義:明確課堂教學主體,轉變教學思路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往往呈現為灌輸性的知識傳授。教師在臺上講得滔滔不絕,學生卻興趣索然,無心聽課,課堂氛圍沉悶。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還停留在“講解和闡述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的觀念上。而創設教學情境,會讓教師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何活躍課堂氣氛”等問題,這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會自覺地將課堂的主體由教師轉變為學生,從而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課堂生動起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對學生的意義:能夠主動學習,增進師生關系
創設教學情境,能有效改變之前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幫助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通過主動思考、交流質疑的方式自主地進入課堂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而且這種轉變形式相當自然,是通過學習氛圍的改變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能讓課堂呈現出一片生機。同時,學生會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加大對教師教學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讓課堂真正幸福起來。
二、具體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
1.創設情境短劇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進行情景短劇的表演,能夠提高其對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教學中,可以讓幾名學生分別扮演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就某個社會問題進行模擬會議。雖然這種情景短劇看起來比較稚嫩,但是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表演和觀看,能夠讓學生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意義、內涵以及其具體運轉方式進行了解和思考,把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通過前期準備和課堂表演的方式,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
2.利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境創設
目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課堂教學,高中政治作為一門較為抽象且理論知識繁多的學科,更應該抓住時機利用信息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事先分組布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收集諸如我國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實物、異國的人物風情以及圣誕節的街景等視頻、音頻、圖片資料,設計能夠論證本組知識觀點的課件在課堂上展示播放,并給予評價和嘉獎。通過各組學習成果的展示、比較、交流和借鑒,讓思維的火花碰撞,再加上直觀的媒體介質的幫助,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樣性,更好地思考文化傳播的重要性,以達到教學目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3.利用語言特色創設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的運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語言既包括有聲語言,又包括肢體語言。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語言表達單一,生硬刻板,又缺乏肢體語言的輔助,則會讓學生有距離感,不敢也不愿搭理教師的“教”,進而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運用語言特色創設教學情境,在各種合適的語境中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進行《征稅與納稅》的教學時,教師不要急著講授,而是先以聊天的方式拋出問題“你們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個月要交多少稅嗎”,這樣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有了“激趣導思”的效果,等學生做出相應回答后,再問“那你們知道他們為什么要交稅,交的稅去哪里了”。這種平易近人的交談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學習,讓其對教師所說的話、拋出的問題產生興趣,并隨著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展開主動思考探究。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幽默的話語風格和適當的插入故事等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引導學生學習。
4.設置討論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在討論或辯論中會因為沖突而辨別是非,加深對理論觀點的理解,這種理解比起學生死記硬背要自然且深刻得多。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創設某些爭論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辯論。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會激勵他們進行思考,對可能的結果進行猜測論證,去偽存真,甚至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答案。同時,課堂氣氛也因“爭論”而活躍起來,學生在“爭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探索真理的歷程》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真理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真理掌握在誰手里?真理只有一個還是多個?”等等,來引導學生思考質疑,通過相互討論或辯論逐漸接近“真相”,揭開謎團,深化對真理的認識,同時彰顯生動課堂的魅力。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符合生動課堂、幸福課堂的主旨,總而言之是意義重大。但是,在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中,一定要結合課本內容和教學實際,合情合理地創設,切不可盲目創設,搞形式主義。過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而忽視知識點本身的需要反而會弄巧成拙,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情境創設與教學效果的完美結合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摸索和思考。
參考文獻:
[1]左安笑.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的構建[D].蘇州大學,2010.
[2]張葉珍.高中政治課教學情境有效創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惠瑞娜.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3.
[4]成志新.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情境創設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5(22):86-8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