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改全面深入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法,以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實現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與素質的培養,而將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完善應用,則能夠為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提供出路。本文針對小學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 互動式教學模式 應用 對策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95-0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應用,能夠在迎合小學生心理需求特點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進而強化師生與生生間的溝通交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提升該學科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而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如何將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完善應用,已成為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一、營造良好互動氛圍以激發小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
在實際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想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就需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為前提,而基于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教師可以以相應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導入,借助多媒體的應用來搭建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互動教學模式之中。以“At Christmas”為例,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出西方過圣誕節的視頻,并配上“Jingle bells”,促使學生在大致了解圣誕節風俗習慣的同時,借助充滿歡樂的歌曲來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實現身心的放松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奠定基礎。
二、明確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以構建平等的互動平臺
基于新課改的全面深入,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在積極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要明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而才能夠促使學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主動獲取與吸收,進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的培養,并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應用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搭建出平等的交流互動平臺,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來明確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進而為落實因材施教、確保學生實現全面均衡成長奠定基礎。比如在單詞語音教學中關于“ee”的發音教學,教師可以以“bee”與“seed”這兩個單詞為例,以多媒體為輔助,進行相應圖片的展示,并設置相應的問題,逐步引出對包含“ee”單詞的匯總,通過問題的設置,學生與教師進行了有效的交流,并促使學生能夠打開思維,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能夠掌握這一類單詞的發音與記憶技巧。
三、創新教學手段以強化課堂教學的溝通互動效果
在實際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意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是以語言上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知識的傳授,學生的注意力極為容易分散,進而也就難以實現應用該教學方法的作用與價值。所以,教師需要針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多媒體來制作相應的課件,將動態的圖片與視頻進行融入,以視頻教學的方法來確保學生在對教學知識感興趣的同時,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視頻與動態圖片課件的設計,一般以卡通人物作為視頻課件教學內容中的主人公,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的建立,來強化師生與生生間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在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會更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樣教師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的學習狀體與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在回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設計,抓住教學重點,進而為充分發揮出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其中,則能夠為在明確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強化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進而提升該學科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搭建平等互動平臺,同時要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以強化交流互動效果,以充分發揮出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曉輝.互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和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09:189.
[2]錢源.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教師,2015,24:143-144.
[3]趙紅梅.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3,15:131-133.
作者簡介:
白雪(1984-),女,回族,黑龍江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