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真+++蔡婉云++倪+娜++陳鋮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尋與創新,從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入手,分別在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原則、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 實踐教學模式 創新實踐
【課題項目】課題: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子課題“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尋與創新實踐”,課題編號:GJS141269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41-02
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的規模已經排名世界第一,由于我國該專業學生數量多,人口基數大,因此也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在教學模式方面實現創新,需要大力發展專業實踐,才能相對于傳統的理論教學,給藝術設計專業發展注入新的力量,提供新的支撐。而從學生的能力方面來講,注重實踐過程,更能夠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概括來講,當前我國的藝術設計專業缺乏實踐教學內容,更談不上實踐教學模式。因此,需要加強實踐過程,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反過來提升教學質量,促進藝術設計專業發展。
在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始終發展不起來,與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存在強烈矛盾,人才培養現狀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一方面,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不成體系,很多高校弱化了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發展,因此,實踐教學并未被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位置上,也就造成了教學設施不完備、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另一方面,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嚴謹,當前采用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而由于種種原因,使得學生能夠實踐操作的機會很少,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水平高,但綜合能力差。另外,該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比較陳舊,已經落后于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無法突破教材體系,明顯滯后于專業發展。而缺乏先進的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也是阻礙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原因所在,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始終得不到提高。
二、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的原則
首先,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要遵循目標性原則,無論何種形式的實踐教學,都要圍繞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目的,圍繞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密切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
其次,遵循系統化原則來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使理論學習和實際訓練產生一定的內在聯系,從而創新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第三,還要注意模式構建的整體優化原則,將教學活動的諸要素看成是協調統一的整體,從社會對人才的整體需求出發,注意教學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配合與滲透,使之適應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三、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
1.符合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且要求人才是具有綜合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要緊扣時代發展要求,探尋社會真正需求,使專業人才能夠做到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都過硬。
2.構建核心實踐環節
實踐要作為教學的核心才能實現實踐模式的創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過程中,還要注意構建核心實踐環節。核心實踐環節即是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能力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優勢,為學生量身打造能力培養方案,如設計能力、裝飾能力、書畫能力等,使學生做到一專多能,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
3.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
學生無論受到何種教育,其宗旨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就業,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發揮特長、增強能力。因此,必須要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一方面在初登工作崗位時可以虛心求教,盡快獨當一面;另一方面,要注意工作中職業能力的培養,不斷充實自己,根據實際的工作需要,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并注意創新意識的培養。
4.實現校企合作
學生在校期間接觸的實踐訓練更有“想當然”的嫌疑,因此,要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定期到企業中實習、培訓,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了解自己的欠缺和優勢,可以在回到學校后著重補充弱勢、強化優勢,自我培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個人的業務能力。因此,在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務必要實現校企合作。
四、結束語
學校培養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因為學校培養缺乏實踐環節,要消除這一人才供需矛盾,需要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才能更加系統、有效地培養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本文從符合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構建核心實踐環節、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實現校企合作四個方面提出了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問題。
作者簡介:
李德真(1963.11-),男,籍貫:江西景德鎮人,職稱:副教授,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陶瓷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