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紅
摘 要: 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創新意識 興趣愛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103-01
一、從模仿入手,加強讀寫結合的訓練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模仿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經過多年的調查實踐得出,每一個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時候都是通過模仿實現的。通過模仿,孩子能夠有效的提高語言口語能力,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模仿很多教學是沒有辦法開展下去的。而書面表達能力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通過模仿才能夠讓學生學習怎么去收集好的素材,怎么能夠逐漸的學會遣詞造句,怎么利用一些語言技巧進行情感的表達。而為了有效的提高語文寫作能力,還應該帶領學生進行讀的模仿,因為讀是寫的基礎。通過讀模仿作品的對象,通過模仿寫作來實現情感的表達,開展創新寫作,從而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二、降低要求,讓學生對習作充滿信心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寫作并不感興趣, 甚至有一些學生在面對寫作產生了厭倦心理,當教師講解寫作知識的時候不認真聽講,寫作能力較低,甚至不會寫。正因為學生面對寫作不知道怎么著手進行,因此,學生內心對寫作也非常反感。經過教師的調查和分析,學生不會也不想進行寫作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學生對這樣方面的了解不多,甚至比較陌生,而教師只是為學生簡單的進行寫作講解,就讓學生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提出的要求比較高,很多學生盡管努力去,最后也沒有辦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寫作過程中盡量他們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是結果不如人意,他們沒有感受到作文帶給他們的快樂,長此以往,他們對寫作就是去了信心,甚至放棄寫作學習。有一些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只是隨便應付了事,沒有真正的從內心抒發情感。為了避免這樣事情的發生,教師應該在剛剛開始的時候降低一些寫作的標準,讓學生能夠稍微跳一跳就能夠輕松的摘取到樹上的桃子。當學生摘到了桃子之后,學生就能夠品嘗到桃子味道的鮮美,從而有效的增強學生對寫作方面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語文寫作熱情。當學生擁有了自信心之后就意味著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得到了較大的進步,為以后的語文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語文寫作基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出較低的寫作水平,避免過多的條條框框,要質量不要數量,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語文創新水平,構建高效的語文寫作課堂。當學生面對寫作心煩沒有興趣的時候,教師不要訓斥學生,教師應該細心耐心的呵護學生,用寬容的心包容學生,學生犯錯誤了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即使學生寫的作文語句不通、錯字連篇,教師也不要直接訓斥學生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教師也應該表揚學生,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寫作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三、加強指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寫作
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寫作大綱要求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聽到的或者是通過思考想到的東西表達出來,將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事情抒發出來。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寫作內容,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用心去經歷,而并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述來替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不斷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學生處于被動局面。由于我國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權威性”,在課堂上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在寫作課堂上教師定什么內容學生就寫什么,一切聽從教師的安排。而教師不講的內容學生也不會去思考,對教師過于依賴。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作只能跟著教師的腳步走,教師讓寫的東西可能學生并不熟悉,而學生想要寫的教師不要求寫,出現了分歧。而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意愿是提高效率的關鍵,寫作業是如此,想要提高寫作效率就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有權利選擇寫作內容,從而創作出好的作品。
四、豐富課余生活,加強習作素材積累
學生在日常的課余中有很多的樂趣,仔細觀察內容非常豐富。例如校園晨練,認真觀察晨練使描寫趣味恒生,校園還有莊嚴的升旗儀式,學生脫帽行注目禮;學校在六一兒童節還會舉行運動會,這也是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的活動,除此之外,每一個班級也會組織一些節日比賽、班會活動等。這些課余活動都是比較普遍有趣的。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不但能夠放松學生的心情,增添學生在生活中的樂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親身經歷,增加寫作素材。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新穎有趣的事物記錄下來,豐富寫作內容。通過使用這樣的素材學生能夠切身的感受到那種樂趣,在寫作的時候能夠有東西可寫,將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筆尖抒發出來,寫作一篇有血有肉的佳作,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五、習作自改互批,領悟寫作方法道理
在寫作完成之后,學生不但要自己讀一遍進行文章的修改,還能夠和同學之間進行互批。而小學生在修改的時候應該將重點放在哪里呢?這就要先弄明白小學作文的性質是什么了,小學生寫作性不但要在提高學生的習作,進行練筆,更要重視創作。通過筆將學生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內容記下來,通過書寫進行交流。明確了作文的性質之后,教師應該放低寫作的要求,在學生寫作的時候應該看學生寫的內容是否真實,文章的語句是否通順,有誤書寫錯誤的字詞,書寫的內容是否能夠看明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通過這樣的寫作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還能夠學習到其他學生的長處,做到取長補短,領悟寫作的技巧和精髓。
結語: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觀察積累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及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陸曉建.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3,01(06):125-126.
[2]俞秋楓.培養興趣點燃激情———低年級語文寫作訓練初探[J].中小學電教(下),2012,11(11):531-532.
[3]龔惠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11內蒙古教育:視點調研基教視線,2014,0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