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波
摘 要: 實驗作為學好化學的重要手段,更容易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操作水平,積極開展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與規律。
關鍵詞: 化學教學 探究性實驗 綜合實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運用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概念和原理,在認識事物發展的過程中更深入地挖掘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并且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科學探究能力。在教學中除了課本要求的實驗之外,我們還必須給學生一定的實驗探究方向與指導,讓他們在綜合實踐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學習與認識化學。
相比課標安排的實驗對比,在探究性實驗上與其有很大的不同,在考試的壓力下,課本實驗很多已經成為僵尸實驗,也就是說基本是老師說了算,只要按照老師要求做,甚至都不做,然后把結論記下來,在考試中只要能夠答出來就解決了。所以,學生在做課本實驗時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激動與期望,只是按要求做,還怕得出的結果與課本不一樣。而探究性實驗則不同,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探究性實驗的來源可以自由選擇,主要可以對課本或生活等自然現象的真實情景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這樣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清楚的,所以有很高的期望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其次,實現步驟都由學生自主進行設計與實施,要預先制定好策略,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所有可能的實踐過程。
再次,整個過程在解決碰到問題時所應用的技術方法手段要求可能很高,有的要用到不同學科的知識,綜合性高,科學性強。
最后,對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合作團隊要求要高,不僅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時老師也參與,如何分工安排,然后有效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點,最大限度得出結論。
既然探究性學習的優點很多,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讓學生更有效地開展這樣的活動呢?所以,活動有一定的參照與范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制訂計劃,我們可以在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啟發。
第一,對課本實驗進行改造與創新,有的實驗現象可能不是很明顯,或者有毒等,存在安全隱患,讓學生學完基礎知識后,自行進行設計與改造,自己實驗等。
第二,我們可以對課內實驗加以拓展與延伸,比如在電鍍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研究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可以鍍上其他金屬,準備鍍銅,銀等,讓學生自主動手,把自己的鑰匙、眼鏡等金屬制品拿到實驗室去做實驗等。
第三,可以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試劑進行測試,制作與檢驗。生活離不開化學品,如洗滌劑、消毒水、酒精等,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嘗試。
第四,可以提出生活中垃圾處理、污水河流、空氣質量等比較前沿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給出相關的建議。
在整個過程中,指導者顯然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一個計劃能否順利完成并最終給學生帶來收獲,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指導者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調控與參與。
首先,適當指導學生選題的范圍,也就是背景材料,我們要取得最終的研究結果,是需要建立在可行的基礎上才去制訂計劃的,不能空談,研究不切合實際的問題,最好應該有代表性與前沿性,活動要能夠引起同學們的共同關注,貼近生活。因為有的問題的研究是要做很長時間觀察,有的要從理論、實踐上做比較系統的研究,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要求很高,對于中學生來講是達不到的,所以應該腳踏實地,哪怕只能解決一個小問題也可以,因為重在過程,但必須真正參與。只有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到自主探究的活動中,活動才是有效的,只有運用自己的知識發現問題,然后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用自己的知識指導活動的開展,才能達到目的。
其次,應該充分關注學生,指導者在整個探究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組織關系,關注他們的計劃,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思考與見解,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采取什么樣的解決辦法,有沒有按照科學知識進行處理,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看法。指導者只有充分注意這些問題,才能融入這個活動,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幫助與思考,有效指導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最后,要讓學生明確指導者評價的意義方向,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他們在整個過程的觀察、分析,以及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運用方法方式,用已有知識綜合運用,包括學生在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時的方法水平等都可以進行評價,指導者要讓學生明確這些內容都是評價的依據,這樣引導可以促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活動中,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與交流能力,才不會出現有些同學只是旁觀者,什么都不做,坐等別人的結果。
教師應該從更多更廣的方面組織與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努力培養學生在活動中觀察事物的現象,通過現象得出問題的本質與規律,綜合運用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與其他同學一起交流合作,親身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手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金北群,趙莉.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王云生.高中新課程教與學叢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