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朋秀
摘 要: 繪畫藝術創作需要靈感,靈感來源于創作者的想象與幻想。幼兒富有天真的想象與幻想,根據幼兒發展的心理與生理規律特點,幼兒的藝術靈感很多與其生活的環境、家長或者老師的引導息息相關,更是幼兒美術教育教學中值得重視的問題。作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論述幼兒繪畫的靈感原因探索,利用繪畫靈感指導幼兒繪畫教學。
關鍵詞: 繪畫興趣 豐富生活 正確引導 誘發靈感
在幼師教育教學中不難發現,幼兒對事物的理解不能與成人相比。幼兒的語言、行為乃至舞蹈、繪畫等蘊含豐富想象與情感,幼師不能隨意看待幼兒行為,需要帶一種賞識的眼光看待。在繪畫教學中,很多幼兒具有超乎成人的想象創作“完美”的作品,其作品源于幼兒的靈感。為此,幼師需要探索幼兒繪畫的靈感,為教學服務。
一、培養興趣是幼兒誘發繪畫靈感的動力
幼兒美術教師針對幼兒喜歡聽故事和直觀演示及“玩”中“學”、“學”中“玩”的特點,要經常上綜合課,通過講故事、身體語言、猜謎語等形式介紹一些畫家、藝術家軼事。因為幼兒天性活潑好動,所以對繪畫中的線、形的辨別與組合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教師不妨經常組織幼兒欣賞優秀的兒童作品,使之邊感知邊學習邊掌握。為滿足幼兒自我展示的愿望,要常常帶他們去操場上現身演示或在黑板上用粉筆作畫,讓他們自由發揮無拘無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靈感是作者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有意識和無意識地相互作用突然激發的情緒及特別亢奮的極富創造力的精神狀態。要讓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激發靈感,就必須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營造相關的情境氛圍。例如,小班新生的一次繪畫活動《畫跳舞》,活動過程如下:1.音樂響起,老師穿上民族服飾給小朋友表演一段舞蹈,引導小朋友們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體驗舞蹈動作的美。2.讓孩子參與其中:(1)提問孩子:你們喜歡老師跳舞嗎?想看老師跳舞的舉手?(2)你們最喜歡剛才老師跳的哪一個動作,誰能給我們表演一下,好嗎?請幾名幼兒上臺表演。(2)發展想象力:這些舞蹈動作可以讓孩子們大膽創編喜歡的動作,自由發揮。(3)播放適當的音樂,師生一起跳舞,共同體驗樂曲和節奏的韻律美,以求獲得孩子們對音樂、舞蹈的感性認識。3.老師提出繪畫要求,請孩子們畫一畫自己剛才跳的舞蹈,重點提示孩子們的手、手臂和腿腳的伸展變化。如小手指向哪里,小腳伸向哪里,小屁股怎樣扭……繪畫結束后,請孩子們將作品粘貼在展示區,孩子們進行互評和自我講評:“哪個小孩跳的舞最好看?”老師對每一個孩子提出表揚和下一步繪畫的期望。通過舞蹈的親身體驗,激發孩子們的靈感,感知舞蹈魅力,使舞蹈的優美的舞姿種子種植于孩子們的心靈,期待生根、發芽、開花——獲取繪畫的靈感,創作出完美作品。
有了興趣之后,幼兒就會不失時機地把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下來,但這時的描繪幾乎都是單調、孤立的,有時幼兒雖然產生了興趣與靈感,但是在畫紙上難以呈現,必須有一定繪畫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比如,初學者前兩個月進行畫的練習,只能把教師教過的東西一遍遍重復(沒有加工或再創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的創作畫會層出不窮,活靈活現,富有生機。
二、豐富生活是幼兒積累繪畫題材的源泉
縱觀幼兒繪畫作品,大部分反映出幼兒的生活、自然景物、小動物等這些源于生活的場景,一般以自己參與的生活體驗為主。為此,這些繪畫素材就是孩子們產生靈感的源泉,教師不妨多從孩子的繪畫題材著手,如何激發繪畫興趣與創作靈感確實是老師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期教育改革所在。為此,幼師在教育教學中,結合現有條件,可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區等“感知體驗”活動,有條件的家庭建議家長帶孩子外出旅游。例如:連環畫《北京之行》是十一歲的陳昭煜小朋友旅行回來創作的記憶畫,他把在火車上的活動,在天壇、動物園、故宮游覽的過程等原始素材經過加工,情趣倍增。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周末有空的去公園、游樂場,到鄉村看看小動物,到森林里認識一些常見的樹木、花草……這些就是源于幼兒生活的體驗,一旦幼兒認識得越多,體驗得越多,久而久之,這些見過的生活題材的素材就是其繪畫的源泉,發揮靈感所在。當一幅幅完美的作品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就能從中看出孩子的生活是如此豐富,如此絢麗多姿。
三、正確引導是幼兒產生繪畫靈感的搖籃
正確引導的前提是喚起興趣后,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傳授給幼兒繪畫理論知識;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引領。如:學古詩配畫,聽故事、寓言配畫,編故事配畫,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填畫,等等。這個時段的幼兒由于具有一定的繪畫靈感,教師需要教給學生一些技能,使繪畫作品具有深意。比如,一個小朋友在他所畫的沒完全擦干凈的大烏龜的紙上,畫小朋友跳皮筋,恰好皮筋連到擦掉的烏龜脖子上,這一巧合令人喜出望外,筆者看到就讓學生再畫一畫烏龜,這一畫烏龜竟然出來了??梢?,靈感是源于生活一瞬間觸發的,幼兒的靈感需要讓學生隨時捕捉,教師多看孩子們的作品,必要時給予指導,也許就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靈感。
四、培養幼兒繪畫興趣誘發靈感,教師要機智敏捷
教師的授課藝術是萌動幼兒靈感的重要因素。根據幼兒認知的教育特點,幼師教學中需要多“動身、動腳”等體態舞蹈等教學方法。首先,筆者用三只動態各異的鵝“范畫”教學,要求幼兒臨畫下來,此時幼兒情緒不高,作業千篇一律。然后,采用游戲式教學活動方法,幼兒立即產生濃厚興趣,他們隨心所欲,自由表達,作品千姿百態,課堂氣氛變得異?;钴S。所以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有目的地讓幼兒豐富想象力才是誘發他們靈感的關鍵。只有教師本身經常有“靈感”產生,才能對教材有別出心裁的理解和對幼兒正確啟發及誘導。
綜上所述,幼師們的認知到幼兒對生活中的事物的認知是繪畫的基礎,如何把源于生活的事物呈現在畫紙上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妨通過豐富生活、戶外活動體驗、教師引導等方式誘發幼兒靈感,從而使其將表現的內容在畫面上生動地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于冬艷,高玉蘭.嘗試誘發幼兒的繪畫靈感[J].新課程(教研版),2010(04).
[2]田月.淺談如何激發兒童的繪畫靈感[J].大舞臺,2011(07).
[3]姜歡笑.兒童美術教育的原生性表現與個性發揚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