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暉
【內容摘要】課改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弄清問題的產生原因并尋找解決辦法,是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離不開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需要。
【關鍵詞】中職語文 問題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探究學習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在中職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作用既體現在基礎性知識的建構上,也體現在基礎性的學習方式形成上。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得的學習方式,在其它文化學科或技能性學科的學習中,都會有所體現,從而也就影響了學生的知識掌握與技能形成結果。因此,反思語文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辦法,就成為中職學校語文教師不可回避的問題。對此,筆者展開了課題研究。
一、自主學習的程度
當下中職語文課堂實施過程中,自主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自主學習的程度不夠。
何為自主學習?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夠自我作主,面這在當前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是最易做到但又沒有做到的。陶行知先生曾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單就這一點,自主學習體現的程度就嚴重不夠,什么時候看到語文課堂上學生能夠自主選擇研究文本的呢?當然,這里可能存在一些客觀原因,但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實際的語文課堂實施過程中,可以逐步加深自主學習的程度。具體說可以分為兩步:
第一步,由課本內向課本外延伸。課本上的課文給出的是個例子,對例子的解讀是需要延伸的,譬如魯迅作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重點,那么對于魯迅先生的作品的研究,就可以由課本內向課本外延伸。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一文的時候,解讀文中的一些經典片段,可以獲得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可以獲得對魯迅先生作品的認識,教師這個時候提出如何解讀魯迅,如何解讀魯迅作品的問題,就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本之外。此時,可以大膽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文本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課本之外的魯迅作品,來充裕自己的閱讀空間,擴大自己的解讀視角。事實證明,這樣的自主學習,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是有效的自主學習方式之一。
第二步,由語文外向語文內回歸。在第一步的基礎之上,建立一些重點主題(如上面所提到的魯迅及作品解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而學生的視野在得到開闊之后,又可能反哺課堂教學,這就是中職語文教學中特別需要的一種自主學習。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最需要培養這種自主吸納知識的能力,這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有積極作用。筆者在研究中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學生在閱讀到國內某知名教師提出的“魯迅身上有‘戾氣”的觀點之后,在課堂上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就成為課堂中生成的一個有價值的話題。而通過三節課的深入討論之后,學生認識到:解讀魯迅不能脫離魯迅當時的世界,不能脫離社會的劣根性,認識到這一點,就知道魯迅的文字是直指時弊的,與戾氣無關。這樣的價值解讀,顯然是語文自主學習當有的境界。
二、合作學習的真偽
中職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的主要問題:偽合作。
其產生原因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不透,加上一些炒作的所謂典范,使得合作學習成為小組內的學生頭碰頭的膚淺討論;二是合作往往是外力作用的結果,不是學生內在需要的合作。
中職語文教學需要牢牢扣準兩個基本點:其一,語文教學需要基本意義的建構;其二,語文學習要為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服務。無論是什么樣的專業,其都有合作的需要,因此語文課堂上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來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才是合作學習的真義。
研究表明,語文課堂教學實施中,合作學習的“真合作”保證在于:瞄準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的需要,培養并遷移合作學習的能力。譬如對于某個文本的解讀,需要抓住文本主題,需要弄清任教的描寫思路,需要思考有無更好的表達手法……而這些能力往往也是學生在技能知識學習中所需要的。在合作中,圍繞這些問題去進行合作討論,讓不同學生的觀點能夠有一個自由交流與碰撞的平臺,這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旨歸。此外,還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思路,語文教師與專業教師配合,在某個階段強調培養學生的某個能力,然后圍繞這個能力,教師去設計語文學習的專題,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產生合作的需要,知道通過合作可以讓自己獲得認知的范圍更廣、能力更強。
三、探究學習的效度
目前中職學校語文課堂上的探究學習問題在于常常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學生看起來在探究,但探究過程常常與文本的價值取向是背離的;教師在探究教學的指導中也常常存在問題,探究的問題具有隨意性,探究過程把握不當,對探究結果的評價具有隨意性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筆者以為探究教學最需要重視的就是效度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探究教學的精心設計:文本解讀過程中,問題如何提出?探究過程中如何不偏離文本,如果偏離文本了又當如何拉回?對學生的探究又如何評價?這些問題在語文探究式教學中,都需要認真重視。因為我們知道,文本解讀過程與結果常常是多元的,參考答案一定只是用來參考的。而讓學生認識到探究過程與結果的多元性,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甚至在技能學習中產生新的思路,也是有所裨益的。
【參考文獻】
[1] 丁炯. 中職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D]. 上海師范大學,2015.
[2] 徐開泰、朱廣龍. 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對問題提出思路的把握[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1):86-87.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