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蕾
摘 要:小學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標的要求為教學依據,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靈活運用美術知識,促進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并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高效進行。
關鍵詞:小學美術;興趣;趣味教學;全面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2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47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美術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美術技能,還要培養他們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美術知識,促進他們美術素質的有效提高。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美術教學要注重發揮其素質教育的功效,通過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使他們的創新思維獲得發展。
一、巧妙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充分挖掘教材內容,運用趣味性的方法進行導入,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主動探究意識的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地進行美術知識的分析,有利于加快他們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
例如,在教學《有趣的鞋》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鞋:有穿在腳上的鞋、有作為工藝品掛在墻上的鞋、有古代人穿的鞋、有現代人穿的鞋……在豐富的多媒體畫面中,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究,并從鞋中品位創作和文化的元素。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地展開想象,畫出一雙自己喜歡的鞋。在繪畫過程中,學生積極地拿起了畫筆,進行了積極的創作,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二、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提高他們的美術技巧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的促進作用越來越顯著。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教學環境中進行知識探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進行高效學習。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繪畫技巧,使他們在進行繪畫時能合理地進行布局和構思,使繪畫作品完美地展現學生的創作意圖。在進行美術知識教學時,要讓學生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來優化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來創設趣味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積極的探究和思考過程中掌握這些知識,并產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讓學生學習構圖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進行直觀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直觀的圖像,讓學生明確地理解了如何構圖。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一個合理構圖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運用拖動、粘貼等方式來拖動圖片,使這些圖片主次分明,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多媒體對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選擇,通過精心設計教學課件,使教學取得實效。
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
想象力是創新思維發展的基礎。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時,要引導他們進行想象。通過自由的想象,讓他們加深對作品的體會,從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創作意圖,并能從中學到創作的技巧。在想象過程中,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使他們加深對美術技能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想象中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在繪畫創作中,學生通過想象來給作品增加創新元素,使他們的繪畫具有新意。
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大膽想象,讓他們靈活地運用積累的美術素材,創造出優秀的、富有新意的作品。在廣闊的想象空間,學生的思維和構思是獨特的,教師要鼓勵他們把這種感受用畫筆描繪出來。通過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學生的繪畫能力獲得了提高,激勵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和探究,使美術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動態的良性循環。
四、給學生創設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開放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自由的氛圍中進行探究,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美術知識的分析和思考,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在創設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時,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加深對知識的感受,從中獲得美術的技能技巧,通過思考和運用,提高他們的美術能力。
例如,在教學《我設計的一本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生提出了很多創新的觀點。在設計環節中,學生綜合這些觀點進行了創新,使他們設計出很多優秀的作品。
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促進學生全面提高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通過引導,讓他們都積極地參與到美術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的發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作為活動的雙方,要積極地進行互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展開充分的想象,運用掌握的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教育觀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
所以,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心中時刻裝著每一位學生,只有了解了學生,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既要深入探究教學大綱的要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年級學生心智特點差異很大,每名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教師要換位到學生的角度,盡可能多了解學生的基礎,才能正確地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學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讓他們積極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把知識教學和素質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掌握美術繪畫技巧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能運用掌握的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促進他們美術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讓他們通過學習具備發現美、感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美術課堂教學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