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新榮
摘 要:教學過程既是認知過程,又是情感過程。認知與情感相伴相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責任、更有必要滲透情感教育。重視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也是有益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感教育;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10-01
古人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即情感也。現代研究表明:在對一個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則占80%,在人的創造活動中,這些情感因素能起到啟動、定向、引導、維持、強化、調節、補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有人說情感是構成認知活動的動力系統,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度的體驗。從小學教育的角度來講,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學習熱情主要靠老師引導和培養。因此,教師如何結合數學抽象而系統的特征,從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通過情感教育,循循誘導,潛移默化,調動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培養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情感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其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是日前小學數學教學研究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小學生提高其認知結構水平
小學生的認知結構不高,是由于其大腦的生理結構還沒有發育到一定程度,因此在認知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具有兒童的情感特征。但這種兒童情感特征和表現,又能反作用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促使其認知結構水平的提高。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能很好地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大腦在學習中處于興奮狀態,提高其學習的效果。
2、情感教育符合國家對基礎教育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和要求
當今的基礎教育,不再單純為了教學生學習知識和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成長階段,努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情感展示是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表現,因此,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小學數學教育上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嚴謹的學習態度及細致認真的生活態度,這是小學數學情感教育的體現。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例談
1、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實現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過于呆板和枯燥的課堂勢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數學情感的滲透。數學教學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挖掘數學之美,內化良好的情感品質。在數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揭示數學美的本質,展示數學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激發學生認識數學美的興趣。數學中也有美。比如用字母表示數字,文字語言簡化為符號語言,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幾何中黃金分割的美、圖形對稱和諧的美、推理論證嚴謹內在的美、解題方法新穎巧妙的美,數學公式的對稱、統一美等等,這些,我們不斷地揭示并展示給學生,培養其審美的意識,陶冶其審美的情感,進一步培養其在數學上刻苦努力的良好的學習品質。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在數學美的海洋里去邀游、去欣賞、去感受,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漸形成數學美感。數學中不僅有認知,還要有情感、生命。傳統的教育往往以知識和技能為本位,而忽視了教育中的人。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體現情感的感染作用。情感和諧的基礎是理解。教學中不僅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而且還要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相互交流。情感關系協調得好,學生就會向教師敞開心靈大門,說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受,才敢于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教師的語言不妨風趣一點,把孩子的興趣激發起來再講,效果反而比嚴肅的說教要好,這樣做,可以創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懷著不安甚至對立的情緒上課,即使教學過程設計得再好,學生也很難參與進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4、聯系生活實際,讓情感教育走進生活。數學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內容是客體,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不僅僅要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更應該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充分認識這種主體性,尊重學生的每一次回答,肯定學生的每一次回答,讓學生在融洽,嚴而有序又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得知識,以情景為手段,以情感為紐帶,以發展為目標,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動態情景、質疑情景、解決實際問題等情景,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體驗情感的促進,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生才會感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三、總結
情感教育應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模式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對于學習效果的能動作用,靈活機智地組織教學,讓平淡的數學教學變得生動豐富,激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醒學生數學的潛能,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和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邵 強.讓情感教育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之中[J].小學時代,2011(04)
[2] 劉成林.數學與情感[D].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