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摘 要: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應盡到的責任。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77-01
一、前言
行為造就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是影響人生發展的重要力量。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指出:“習慣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桿,對教育者來說,習慣是本質現象之一,只有習慣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則灌輸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統以及他們的天性中。”我國現代教育家葉圣陶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想,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必須抓住小學階段這個黃金季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將來和一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培養落到實處。
二、關于學習習慣概念的簡述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個體的一種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數學學習習慣又是學習習慣的一種,是學生在較長時間的數學學習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不易受干擾的學習行為和方式。由于這種行為的穩定性,它必然對學生的后續學習起著決定性作用,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它不僅能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更能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作用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兒童時代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鞏固并升華就成為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良好學習品質,掌握合理學習方法,營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圍,是學生獲得良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前提。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90%以上的學生的智力相差是很小的,因而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在數學乃至其他科目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小學生學數學不良習慣的表現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一是大部分學生在后半節課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容易離開教師的教學內容。家長反映孩子在做作業時,有的邊做邊玩,有的邊做邊看電視,不夠專心,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做作業時需要陪做。有大多數學生作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專心所致。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易開小差,上一會就左顧右盼,幾乎不會主動回答問題。老師布置了課堂作業要不混著不做,混到下課后抄同學的,要不就課堂上抄同學的,抄不到就亂做,應付作業考試。一些學生做作業等待家長或老師告訴。家長、老師不告訴就不做。不完成作業現象時有發生,作業不認真、馬虎等等。
五、培養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做法
1、認真預習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工作。讓學生知道下一課時學習什么內容,這一課時的知識是否已經掌握;預習中一旦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做好標記,預習后試著完成課后的習題,找出自己的不足等等。這些看似簡單,實際教學中卻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反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講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而對學生來說,因為有了預習這一環節,他們在聽講時就可以更專心更有選擇性。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2、認真聽講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關注力集中在講臺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保持飽滿的情緒和良好的興趣。教師還要告訴學生,聽講時也不可以只是聽,還要一邊聽、一邊想、一邊記、一邊思考,要學會做筆記,對老師講的重難點要熟練掌握,并且還要學會融會貫通,讓新舊知識可以連在一起,學會舉一反三等。
3、認真作業的習慣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也只有通過適當的練習才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學習完新知識,教師要布置相應的作業來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指導學生作業時,教師要明確要求,讓學生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如書寫必須規范、卷面要清潔、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做題時要認真審題、運算時要細心仔細,養成驗算的習慣等。數學教師對布置的作業要即使驗收并進行反饋,做好學生作業的評價,對作業認真的同學要進行表揚。
4、認真復習的習慣
復習在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數學知識具有連貫性,因此只有溫故才能更好地知新,教師要讓小學生意識到復習的重要性。因此,復習不僅僅是對已學知識的重復,更是一種創造。數學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科學的復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認真復習的習慣。
六、結束語
良好的數學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養成正確的數學思維意義重大。但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細致的反復訓練過程,必須緊密結合教學過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養。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編排特點,可以按階段、分層次、有序地加以要求和規范。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扎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 馬忠林.數學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許云平.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反思習慣[J].教學與管理,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