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摘要】音樂教學是中學階段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有效渠道。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及素質教育、能力教育理念的深入,音樂教學協作性的有效創新成為新時期人們的關注重點。從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來說,普遍以教師的講授和引導為主,師生間的協作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比較缺乏,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吃力,積極性也不高。本文從傳統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圍繞新時期協作性創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并就其創新的有效措施給出了具體建議和意見,希望對于新時期音樂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關鍵詞】中學 音樂教學 創新性
音樂教學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及素養進行有效培養的重點課程。從新時期的課程標準我們可以看到,在音樂教學中,除了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培養之外,還需將團結協作等系列綜合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具體教學過程中。新時期音樂教學協作性創新不僅是課程教育改革及時代發展對學生能力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提升音樂教學質量,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積極措施。
一、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1)對中學音樂課不夠重視。在中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音樂課常被當作“輔課”,每周的課時極少,再加上部分中學為了提高在校學生的升學率,學生的音樂課程常被數學、語文、英語等“主課”所侵占,這樣連音樂教學的課時都無法得到保障,更不用講教學質量了。
(2)師資匱乏,教學設施的落后。今天,在全國各地音樂專職教師是相當匱乏的。許多地方還存在一師兼多職。非專業的音樂教師就更不能為音樂素質教育提供保障。音樂教學設施的落后,特別是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教師教一句、學生跟著學一句這一簡單的教學模式。很多中學連基本的音樂教學設備都沒有,部分院校也只是提供了簡易的音樂教室。面對外面日益信息化的世界,音樂教學設施也應該與時俱進,多媒體音樂教學應該進入學生們的教學生活中。
(3)教學方法陳舊。教師所教歌曲都是參照人教版本,很少征求學生意見。授課方式也較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對于中學音樂教育任務應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更好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音樂教育真正發揮好應有作用。只有音樂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才能更好的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性教學的重要意義
創新這一詞是當今社會的熱點,社會各個方面都需要創新,當然教育也需要創新。中學音樂教學中創新性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中學創新性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的教學模式單一,再加上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他們中很多人往往對音樂課缺乏興趣,將音樂課用來完成其他主科作業。其次,開展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有益于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并有助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最后,創新是發展之本,音樂教學也不例外,只有創新性教學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出色的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中學音樂教學創新要點
(1)提高自我素質。創新教育要求教師要將自己的創造個性滲透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審美價值,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創新性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擁有獨特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而且還應該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并將其積極運用于教學中。中學音樂教師應該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不斷學習。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比以前大大擴展,他們掌握的一些知識不再局限于書本。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
(2)巧用現代化設備,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采用新的音樂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改變過往陳舊的教學手段,使用新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加大中學音樂教學設施的硬件投入,建設完備的多媒體教室和音樂文藝活動場所,這樣,一方面為廣大的中學生提供了施展音樂才能的舞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中學生音樂教學質量。音樂教學是審美教育,對音樂教室的布置就是營造一種美的音樂環境,使學生一走進教室就有一種心情舒暢的感覺,加上欣賞著優美的音樂,使人爽心悅目,學生會很快全身心進入音樂境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音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對音樂教室進行布置:如座位可以打破原來的橫平豎直的單調呆板的排法;設計出更有藝術性的圓形、方形、半圓形等富有美感的排法。墻壁上可以張貼一些音樂家的畫像、名言或山水畫等。結合畫面欣賞體會,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發揮想象。
(3)融洽師生關系,創新民主課堂。音樂是美的化身,音樂是情感的表達,音樂教師是愛的使者。上課時,音樂老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當中去,讓他們感到師生之間沒有距離。課堂上體現了濃厚的民主意識,讓每位學生均有發表自己見解和上臺表演的機會。學生的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思維非?;钴S,教師在課堂上就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改革和創新,只有改革和創新了,社會才會更美好、制度更完善,音樂教學也是一樣,只有創新了的教學方法,才能讓音樂課程更具吸引力,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為他們將來的事業做鋪墊。
【參考文獻】
[1]楊林.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學的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9(6).
[2]胡秋蘭.中學音樂課堂的若干問題分析及其解決方法探究[J].現代閱讀,2012(7).
[3]李勁松.詩性樂教[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4]董云.生態觀視野下的音樂教育[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李寧.新時期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法規建設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6]曲迎仁.音樂教學的協作性創新[J].藝術科技,2014,(01).
[7]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