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芹
【摘要】本文談培養小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既符合新課改要求,又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培養人才。
【關鍵詞】小學教學 培養 合作 競爭意識
未來社會,既要有競爭,又要有合作,任何創造發明都離不開群體合作。教學中實施競爭與合作相結合,應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中的一項任務, 合作競爭意識的培養也應成為育人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善于與他人合作,已經成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考慮小學生處在身心尚未成熟階段,難以承受過多過重的刺激,更易享受濃濃的合作氛圍,我認為更應提倡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的培養。學校作為育人的場所,首先應考慮怎樣才能使合作與競爭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在此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談談自己的一點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一、創設合作舞臺
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探究學生的心理,創設恰當的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就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充滿合作的個體與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時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
如何讓學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與他人合作,發揮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作能力的提高,如何通過參與、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對自己學習負責,能各抒己見,體現自己的個性,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
全新課題。如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合作,在合作中體現個性”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在學習中培養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新課標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應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創造條件讓學生的能動性得以發揮,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怎樣才能體現這一主體呢?首先,要營造一個師生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的學習環境;其次,建立平等對話式、互交式的教學模式,努力創造使用式學習情境,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由于低年級小朋友年齡小,知識水平低,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讓學生明確合作的動機;第二,激發合作的欲望;第三,掌握合作的方法。低年級兒童只有這樣反復訓練,才能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才能形成一種意識和能力。
(二)、搭建平臺,有效合作
合作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相互啟發,共同探究,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如何有效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呢?
1、合理分工,明確任務。開展合作學習,首先應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分組時,盡量使組內成員在性別、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這樣,既利于學生在合作時展開爭議,相互影響帶動,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優勢互補,擴大信息量。
2、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合作前,教師要引導學生確定學習任務,時時關切組員聯系,關注合作學習的進展情況。當小組或個人有獨到見解或創新思維時,要及時肯定和表揚,當小組中出現分歧時,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中,相互啟發,求同存異;學生“山窮水盡”之時,要及時點撥,使之“柳暗花明”,合作結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點評,拓展延伸。
(三)、合作中體現個性的發展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學習得更加愉快、輕松,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就要突出學習中的個體作用,使每個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而且要對組內其他同學負責,進行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學習氛圍。
二、引進競爭機制,推進學生發展個性化
(一)選擇競爭目標。競爭目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學生競爭意識的激發,只有恰到好處的目標,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恰到好處的目標,既不能讓人垂手可得,也不能讓人望而怯步,而應該是讓人經過一番努力,即必須要“跳起來”才能夠得著”。
(二)讓競爭意識在課堂中萌發。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中度過。讓競爭走進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我在課堂教學中,組織教學、講授新課、復習鞏固等每一個環節都為學生創設競爭機會。
(三)讓競爭在課外一系列活動中開花。教室內、走廊上、操場上都可見同學們唇槍舌戰,你爭我搶的熱烈場面。拔河比賽,學生們群情激昂,小巧手比賽、歌詠比賽、書畫比賽令人大開眼界。“小雷鋒”比賽,大家你幫我學,互敬互愛,關懷備至。“自我服務比賽”比穿衣、比穿系鞋帶的速度,培養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媽媽好幫手”比賽,學生把愛心帶回了溫暖的家……總之,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學生隨時隨地都可發揮自己的才能。
三、倡導合作學習,培養競爭意識
合作小組的異質性決定了學生在共同活動中必須做到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因為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但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還要對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小組的成功也只有在小組所有成員都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時才能獲得。對這種成功進行評價的要求及學習小組的異質性,為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班級中的互幫互助是合作團結的體現,評比活動又是競爭的體現,將合作與競爭統一的結合,也是班級團隊合作與競爭的目標。第一,充分利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以四個學生一組為單位,互相幫助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并營造濃厚的小組之間你追我趕、小組內部互幫互助的學習氣氛。在小組為單位的學習競爭中,學生更能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力量,學習動力更充足。第二,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優秀學生、班干部發揮其作用,幫助和帶動班內的后進生,使后進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能及時得到幫助,而優秀學生在幫助中自己也取得進步。學生在這集體風氣的感染下,很容易形成關心集體,體貼他人的主動意識,合作精神通過互幫互助的活動得以體現。第三,開展小組長工作評比活動。以班級四個組為單位,除了讓小組長擔任收發作業的工作,更賦予小組長監督檢查的權力。
總之,競爭與合作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兩者是互相滲透,又可以互相促進,他們的協調發展能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在今天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能力的提高,更為今后他們走向社會,養成了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將這對矛盾合理地引進班級管理,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這兩種能力,是今天的需要,更是明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