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文
【摘 ? ?要】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應用學科,教師的教學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們以積極的心態,將所學的數學理論和技巧實踐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用性。本文主要是從教學改革出發,探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性的方法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實踐 ?方法 ?意義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1
新世紀以來,國家和學校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通過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實現現代教育的高水平和應用功能。針對小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教師往往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實踐性的培養,以期從小為他們培養和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更高水平和更高難度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現代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方面需要明確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研讀小學數學的教學大綱,根據新課標的數學教學目標,有層次有方向地引導小學生對數學理論的掌握,以及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實踐性,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教師要注重數學原理的實踐性教學
為了更好地指導小學生學習課本教材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一方面需要充分準備課堂教學的相關性內容,另一方面還應該站在小學生的學習視角上,根據他們對學習理解的程度和生活體驗的熟悉度,進行難易適中的數學實踐教學,繼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具體來說,數學教師的原理實踐教學,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做好實踐教學的準備,充分考慮到數學原理與生活實踐之間的鏈接性,從而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實驗教學深入對數學原理的理解和認識。小學生們在數學教師的教學引導下,一方面可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能夠加速對數學原理認知的理解,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例如,數學教師在教授測量等相關內容時,就需要在全面了解課本教材中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盡量減少課堂講解的難度,引導學生在準備好的教學素材案例中,學習數學原理知識。小學生對數學原理的學習和記憶,往往只有通過數學教師生動的實踐活動講解,才能提高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其次,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方式和方法,盡量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簡化數學原理的教學步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課本基礎知識的興趣和信心。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原理的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數學知識之間都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在學習數學原理時,數學教師運用實踐性的教學案例進行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的。而不同水平的小學生在教師的課堂實踐等活動中,也不會由于數學知識的復雜性而對學習產生退卻的想法。一般在教師和同學的積極鼓勵下,學生也會不斷提高對數學基礎知識學習和運用的主動性。
二、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
小學數學教師的實踐教學,還需要考慮到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的參與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教師的教學進度和章節教學的效率,進而完善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實現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主動提升。
前文主要介紹的是數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數學原理知識,結合小學生的學習接受水平的差異,開展對學生新知識傳授過程中的實踐教學,以期提高小學生對新掌握的數學原理的應用熟悉程度。另外,數學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翁的參與意識,鼓勵他們多多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增加對生活常識性問題的認識,從而為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正處于對生活和學習強烈好奇求知的成長學習階段,因此,數學教師對學生實踐發現的鼓勵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繼而提升數學學習的自信感和滿足感。
數學教師在鼓勵小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既是對學生實踐發現的一次鍛煉,同時也是提升數學課堂實踐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要素。因此,數學教師針對小學生的實踐教學,對鼓勵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原理和問題極為重要。具體來說,小學生們在教師的教學指導和家長的學習幫助下,對于生活中出現的相關的數學性質的物件、建筑等應用原理,先需要進行認真思考。然后進行大膽地發問,最后在教師的專業解析中深入認識和了解生活實踐中所包含的各類數學知識,從而為今后數學知識的應用做好生活實踐的準備。
三、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數學教師除了上述鼓勵小學生們從生活實踐中積極主動地發現數學原理和數學問題以外,還可以通過要求小學生們將課堂上所學的數學原理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他們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擴大數學課堂實踐教學的意義。
首先,數學教師在進行課本教材內容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應該秉持著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們扎實掌握數學原理之后,進行原理知識的實踐應用,發現并體會數學學習的成就感。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偏重對學生基礎數學概念的講解,學生們大部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理論知識,就會產生對數學原理應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階段,數學教師一方面要做好輔導答疑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應該及時了解和認識學生對相關數學原理掌握不夠的情況,繼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輔導,為接下來的實踐應用做好扎實的理論準備。
其次,數學教師還應該注重引導小學生規范理論實踐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對數學理論實踐活動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和定力,相較于初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是不夠的。因此,數學教師對學生理論實踐環節的學習行為,需要加強監督和理論實踐的指導。讓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問題解決之后的快感,進而感受數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意義,在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中以更加積極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進去,實現數學實踐教學的綜合教學意義。
本文主要就現階段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和教學培養的目標,提出對小學生數學課堂實踐教學的改革,繼而提升基礎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的質量和長期效率。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盡力完善課堂教學的內容,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繼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和實踐性,引導小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魅力,為更高水平的數學教學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