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 ?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重視以學生發展為本,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生,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潛能,讓他們主動參與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 ?自主學習 ?教師 ?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15
當今和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因為現在與未來,知識信息的更替將會越來越快,單從學校里學到的知識想用一輩子是絕對跟不上知識經濟的發展的,一個人如果遇到問題不會想,離開學校不會自學以獲取新的知識,將成為時代的落伍者,所以現在的學校教育,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時,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學,教師要以啟發式,點撥式的教學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班級授課制的合作課堂上,重點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今天的學生成為未來合格的真正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建設者。
一、發揮教師的作用
(一)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自主學習理論從根本上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立足于主導地位,往往是通過對教師與學生二者的相互關系去把握,把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這兩對矛盾統一體緊密結合,認為教師的教是前提、是基礎。學生的學只能是從屬地位,被教師所支配。新課改理論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實現的。在課堂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組織課堂秩序,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點撥,高質高效地自主學習。
同時,教師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沒有自主學習的土壤是不可能滋養自主學習的幼苗。自主學習免不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了更好的提供討論空間,使學生更方便地交流。在外部輔助材料上,要求學生帶上足夠的學具,教師也得準備充足的教具,電腦、投影儀等硬件也要齊備。在條件齊備的情況下,運用多種方式,學生更能有效地、創造地自主學習。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做主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種地位由主動學習的活動本身決定。進行這項活動時,學生可以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然而由于經歷有限,他們所作的選擇、計劃、安排有時候可能與原意相悖。在成人的適當的引導下,可以避免方向性的錯誤,及時將他們引回正路。在課堂充當引導者的最佳人選擇當然就是教師了。在學校這個學習的大環境下,教師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適當的做出引導,輔助學生順利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
(三)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中,教師不僅充當引導者還是學生實踐自主學習的合作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地位并不沖突,更不是兩個不相容的對立面。學生實行自主學習時不論是動手操作或是進行討論,都需要有同伴合作交流。在同伴合作時,如遇到難以逾越的問題,教師可以一個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加入進來,師生共同探討、操作,這種普通的合作行為能給學生們帶來提示,突破難題。在合作探討過程中給予過多的引導就剝奪了學生探索的權利,學生不能更好了解知識演變過程,更不能深刻的理解、記憶這個知識點。教師作為合作者的同時,還應承擔一種提提供信息的任務。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充分。
隨著電視、廣播、書刊及計算機網絡等傳媒工具的發展,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學生學習的途徑、渠道、方式日漸多樣化,教師要作為合作者一份子,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信息,提供給學生,作為他們學習的原材料,擴大學生知識面。這種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搜集信息的方法,讓他們逐漸學會這種方式,培養自己搜集資料的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恰當的情境,提出問題。使教學內容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求動機和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尋求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促進新知識的增長。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生產、生活情景,以及所關心的熱門科技話題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的現實意義,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愉悅心情,觸發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三、利用實驗引發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能引起學生強烈興趣,能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索欲望。準確把握“以實驗為基礎”這一基本特點,做好各種實驗,以生動新奇,鮮明的實驗現象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思維等都能產生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改進一些實驗常規教法,改編某些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改編某些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讓學生主動探索物理中的奧秘,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例如在學習《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一節中,讓學生去自我探索,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與歸納等能力。
四、建立自主合作小組
在小組學習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動手實驗,設疑問答之間產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在論辯中獲得了知識,也提高了動手操作的能力。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競賽,在競賽之中共同提高,又享受了學習的樂趣。
就學習物理而言,學生一旦學會“合作”,享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喜悅,便能增強物理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物理。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合作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也不是一個理論見解就能解決的,這需要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反復摸索探究的艱辛歷程,相信各位物理老師一定能找到切實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搞好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