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 王博 周武濤
【摘要】 目的 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以改善患者預后質量。方法 102例行開顱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 根據其術后是否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分為遲發組(39例)和非遲發組(63例), 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及術后情況進行監測和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對開顱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血漿凝血酶時間、顱骨骨折、發病至手術時間、Babinski征陽性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結論 對于出現這些因素的患者應給予早期預防治療,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促進遲發性顱內血腫發生率的降低。
【關鍵詞】 顱腦損傷;危險因素;開顱手術;遲發性顱內血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26
為分析和探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危險因素, 本文特選102例行開顱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展開研究, 分析其危險因素, 為患者術后避免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及提高預后提供參考和依據,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102例2010年3月~2014年3月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收治的行開顱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 排除標準:入院后存活時間<3 d的;不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合并有腦積水、慢性顱內血腫以及嚴重復合傷者;納入標準:患者年齡均≥18歲;經顱腦CT檢查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者。本組患者中, 女46例, 男56例, 年齡最小19歲, 最大76歲, 平均年齡( 46.5±10.4)歲;致傷原因:9例患者為鈍器致傷, 25例患者為高空墜落致傷, 68例患者為車禍致傷;患者入院時受傷情況為:6例患者為腦干損傷, 14例患者為硬膜外血腫, 28例患者為硬膜下血腫, 33例患者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42例患者為顱骨骨折, 65例患者為腦挫傷?;颊呷朐簳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GCS)≤8分, 其中3~5分的患者有28例, 6~8分的患者有74例;入院時11例
患者雙側瞳孔等大遲鈍, 68例患者雙側瞳孔正常, 5例患者雙側瞳孔散大, 18例患者一側瞳孔散大。根據其術后是否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進行分組, 分別為遲發組(39例)和非遲發組(63例)。
1. 2 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記錄, 并對術后發展情況進行監測, 分析并找出危險因素。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血腫量、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生率、收縮壓、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舒張壓、血漿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顱骨骨折、發病至手術時間、Babinski征陽性發生率、基底池受壓發生率、GCS評分、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將是否發生遲發型顱內血腫看作是因變量, 將舒張壓、血漿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顱骨骨折、發病至手術時間、Babinski征陽性發生率、基底池受壓發生率、GCS 評分、纖維蛋白原水平看作是自變量, 對其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可知, 血漿凝血酶時間、顱骨骨折、發病至手術時間、Babinski征陽性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現在國內對遲發性顱內血腫的研究還不夠全面, 很多文獻報道都是以臨床經驗體會和病例報告的形式出現, 主要分析的是患者的臨床資料, 而對遲發性血腫的危險因素和預后等方面的研究比較少, 并且很少有設立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的。研究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發生遲發性顱內血腫患者的血常規、血凝功能等相關指標, 能夠幫助醫生更加全面的評估遲發性血腫發生的危險因素, 為臨床對該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1, 2]。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得出,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開顱手術后遲發性顱內血腫是由血漿凝血酶時間延長、顱骨骨折、發病至手術時間較早、Babinski征陽性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國內相關研究者也曾指出, 顱骨骨折與遲發性顱內血腫具有一定的聯系, 是術后遲發血腫的一個影響因素, 對顱腦損傷程度的判斷具有參考價值[3-5], 這與本次研究具有一致性。在臨床治療中, 對于出現這些因素的患者應給予早期預防和處理,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促進遲發性顱內血腫發生率的降低。
參考文獻
[1] 謝賢生, 劉勝初, 廖馭國, 等 . 重型顱腦損傷術中急性腦膨出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 醫學研究雜志, 2014, 43(5):162-164.
[2] 程得鈞 . 提高外傷性遲發性顱內血腫的診斷與治療水平.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6, 15(6):575-576.
[3] 戴大鵬, 孫曉陽 . 外傷性遲發性顱內血腫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現代醫學, 2014, 42(4):402-404.
[4] 王磊, 張文 . 重型顱腦損傷后遲發性顱內血腫預后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2): 1-2.
[5] 徐瑋, 沈宏 . 重型顱腦損傷后遲發性顱內血腫預后分析.浙江創傷外科, 2005, 10(4): 235-237.
[收稿日期: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