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飛
摘 要:教育是進行知識傳播、應用以及創新的一種重要方式,并且也是產生創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由實踐結果得出:如果在音樂教學當中合理應用創新思維,其作用將會比其他學科更加明顯,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在進行演唱歌曲、演奏以及欣賞名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發揮想象思維,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思維;探討
小學是對兒童創新思維進行引導的關鍵時期,其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這也是新課標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年齡、性格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豐富多彩的有關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合理發揮創造性。
一、在情境氛圍之中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有效的激發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教師需要妥善抓住課堂教學,合理提高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培養以及提高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其應該依照教學內容合理巧妙地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有關《鼓樂傳情》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鼓樂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并且了解到鼓樂方面的節奏特點,還有民族鼓樂和非洲鼓樂方面的不同風格,應該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現非洲的沙漠、草原、村莊等有關自然風光,同時配合中非民間有關歌謠——《尋找朋友》,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切實感受到典型的非洲音樂風格。對于這種情境教學課堂來說,其能夠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之中,并了解到非洲鼓樂當中所具有的激揚、奔放、熱情等飽滿的情緒,在非常熱烈以及歡快的氣氛當中將教學活動逐漸推向高潮。
二、合理突出音樂所具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趣味性,能夠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忘我的境界。在新課改之下,我們必須總結傳統教學的教訓,應用合理的措施盡力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學生才會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研究以及鞏固練習,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他們的音樂成績。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老師應該在課前選擇某些與小學生審美觀相符的音樂內容,并且這些音樂要充滿趣味性,小學生在學習這些音樂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學習較為枯燥的有關樂理知識,同時還能夠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怎樣突出音樂所具有的魅力,對于小學、中學乃至大學來說,都是教學當中的一個難題,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他們對音樂方面的了解以及樂理知識方面的掌握都不能與高年級學生相比。所以教師要正確地把握好這一點,從而找到與他們特點相符的教學方式。
比如《童年》這首歌,在具體教學中,相關音樂教師應該準備CD等有關材料,并在課堂上把這首曲子重復播放一至兩遍,讓學生把這首曲子與自己本身的夢想做對比,從而讓學生能夠聯想到曲子當中所展現出來的畫面:“池塘邊……童年”。最后,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把自己本身的夢想以及生活軌跡全部編寫到這首歌曲之中,從而讓學生在對自身創新能力進行鍛煉的同時,還深化了自己在音樂知識方面的認識。
三、積極開展有關音樂實踐方面的活動,培養學生思維方面的創新
音樂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能夠全方位地對學生音樂方面所具有的潛能進行激發,組織音樂實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創新以及實踐能力,憑借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陶冶情操,切實提升自身的音樂素質。例如,在進行《四小天鵝舞曲》方面的教學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利用肢體把舞曲當中想要表達的有關內容展現出來,這樣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同時又能深化學生在舞曲方面的認知。與此同時,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還應該利用杯子、黑板擦、筷子等當做一種獨特的樂器,從而引導學生憑借自己創作出來的一些樂器進行曲目編制,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樂在其中,激活學生自身的創作靈感,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逐漸在思維創新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進而妥善地實現教學目標。
創新思維方面的培養作為整個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重要任務,其對于學生自身的進步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具體的工作當中,我們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具體特征,從激發思維、探索以及想象等方面出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潘菲.論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J].亞太教育,2016(2):108.
[2]陳少杰.淺論小學音樂教學中激發學生思維創新的措施[J].音樂時空,2013(12):137.
[3]楊曉燕.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性思維[J].學周刊,2012(23):16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