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呈現出了一種多樣化的特點,擺脫了報紙、圖書館和電視等傳統渠道的限制。新時期,海量電子書以及各種數據庫的相繼涌現,使圖書館的知識優勢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各種社會矛盾也逐漸凸現出來,呈現出一種“眾聲喧囂、民眾茫然”,理想精神缺失的不良狀態。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發揮出更好地樹立文化旗幟、引領社會思潮的作用,從而為廣大讀者提供更豐富的知識,更好地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促使社會文化氛圍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文化知識;閱讀
1 互聯網已成為知識寶庫
互聯網技術在我國興起,歷經短短數十年的發展,已對我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管是最初的論壇、社區,還是當前盛行的微博、博客等,網民數量都呈現出一種持續增加的趨勢。當前,我國網民數量已成功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已成功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作為現代社會文化建設的一項重大內容,公共圖書館事業在社會民眾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同時,受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事業呈現出一種快速發展的勢頭。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人們采取的主要是紙質閱讀等傳統閱讀方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特點。通過網絡平臺,人們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觀看節目、查詢資料等,互聯網已成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形勢,如果公共圖書館還是一味地堅持過去傳統的服務模式,顯然很難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在過去幾年里,公共圖書館大力推行數字化資源建設,積極引進了各種數據庫,如電子書庫、中國期刊、萬方、維普以及其他國外的論文數據庫,對更好地滿足讀者的信息查詢需求有巨大的幫助。另外,公共圖書館對于自身的館藏資源文化建設也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上述種種措施對于促使公共圖書館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為讀者提供更優質全面的信息服務,以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同互聯網本身相比,還有一定的滯后性。由于圖書館人力資源以及資金資源的有限,不管是圖書館的購買工作還是建設工作,在規模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成功地沖破了這一限制。現階段,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用戶分享和貢獻的時代。為了更好地完成數據的填充,需要在眾多的互聯網廠商之間建立一個高效的平臺,以有效地借助眾多用戶的熱情。例如,博客和微博等都是如此。除此之外,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成功地實現了互聯網與手機的有效融合,為網絡的便利應用提供了更為可靠的技術支撐。不管是當前流行的微博還是博客,都成功地打破了傳統的審核制度,用戶不僅成了貢獻者,同時也是信息的閱讀者。在這里,數據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其數據規模和增長速度不是傳統的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所具備的。
很多人都存在這樣一種觀念:一般比較專業而高深的學術性書籍基本上存在于圖書館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這一狀況逐漸得到了改變。一個人是普通大眾還是精英,判斷的依據并不是其出入的場合,而是看其是否有一顆真誠高貴的內心。互聯網由于高度開放性,必然涉及很多群體,魚龍混雜,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高深的學問和觀點,用戶如果有相應需求,只需通過一根網線即可獲取多樣豐富的知識。這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以繪畫學習為例,網上視頻教程學習同圖書館借書學習相比,更加生動可感,而這些視頻教程通常也是一些知名高等院校的專業教師主講,具有權威性。在當前的年輕人群體中,電子書形式的閱讀得到了極大的普及。當然,不管是傳統的紙質閱讀還是新時期的電子閱讀,都只是一種學習和閱讀的方式,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閱讀品味。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電子書閱讀形式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會成為一種主流閱讀形式,其受眾群體必將越來越多,與之相應的圖書館所具備的知識節點形象以及知匯集地等概念將漸趨淡化。
2 互聯網時代的喧囂與我國的文化格局
最初,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新奇;在剛剛開始階段,逛BBS、網絡交友聊天也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發展至今,由網絡巨頭騰訊公司所提出的QQ、微信已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工具,而且網絡文化也逐漸呈現出一種產業化的發展勢頭。以盛大集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為例,該閱讀網站在2007年就已經得到了1億元的巨額投資,而且擁有的注冊作者數量已超過10萬人。例如,《盜墓筆記》、《明朝那些事兒》、《鬼吹燈》等現代比較暢銷的書,都是先在網上進行的發表。與此同時,網絡游戲同樣呈現出了一種爆發式的發展勢態。以網易為例,相關數據調查顯示,該公司僅2010年第一個季度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2億元人民幣。總收入中,游戲占據了高達90%,甚至更高的比重。騰訊同樣如此。然而,當前網絡文學和網絡游戲的迅猛發展所折射出的,卻是我國精英文化的一種淪落。在當今圖書市場,暢銷書占據了絕對的主流優勢,而且在影院里,一些商業電影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娛樂逐漸成為一種發展的主潮流,人們的理想主義精神卻呈現出日趨淡薄的趨勢。我國著名學者韋政通曾經說過這樣一個觀點:“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唯一信仰就是金錢。”著名表演藝術家陳道明先生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也做過類似的陳述。其實,不需要借助別人的言語,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金錢至上的錯誤觀點對我國傳統文化所造成的侵蝕。
當今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日漸提高,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文化投入的嚴重不足,文化發展呈現出一種明顯的滯后性。也正是由于文化市場的滯后發展,處于文化浪潮中的國人精神日趨空虛,相應的傳統道德體系逐漸淪落,人們的幸福感也逐漸缺失。造成國人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的滯后發展是一項占據主導地位又不可忽視的因素。
3 網絡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應對之舉
歷經多年的發展,公共圖書館建設事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近幾年,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重點放在了對自身館藏資源的利用,并在如何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閱讀需求層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日趨普及以及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多,知識的獲取渠道更趨多元化,相應的信息獲取難題也得到有效的解決。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圖書館知識中心的形象產生了影響,但其中介不能在短時間內取代圖書館的重要地位。不管互聯網技術如何成熟和發達,一些傳統的閱讀形式終究不會缺少受眾,同時一些古籍也不適于用電子閱讀形式進行閱讀。既然圖書館知識中心的優勢不再明顯,那么圖書館就需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隨著近年來公共圖書館觀念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如何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中快速尋求所需信息,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
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的責任履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 加強文化網站建設
互聯網技術自出世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網民數量已相當龐大,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如網絡信息的不準確。最近幾年,雖然很多公共圖書館對數字化建設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但所達到的結果卻呈現出了一種嚴峻的反差:絕大部分公共圖書館在網站建設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網站單調乏味,僅僅具備了一些書目查詢功能,而很多網絡服務卻明顯欠缺。即使圖書館自身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但也往往因為宣傳力度不強、宣傳不到位等因素,難以得到人們的關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公共圖書館,完全可以將其擁有的讀者數量作為文化網站建設的用戶基數,提高文化網站的凝聚力,進而吸引更多的閱讀人群,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更好地促進健康文化的發展,引領社會風氣。
3.2 公益講座
現階段,很多的公共圖書館都有公益講座這一類型的服務,但由圖書館所提供的公益講座服務同一些由電視媒體所舉辦的講座(如由中央電視臺所舉辦的百家講壇)相比,影響力微不足道。以湖南省為例,對比分析晨報大講堂和省圖可知,省圖講座在主講人的權威性方面比晨報大講堂要遜色不少。晨報大講堂雖然該欄目開始時間不長,但已經陸續邀請到了許多公眾人物和著名學者,如梁文道、于建嶸、楊思武、賈樟柯、吳思、楊天石等,其講演過程中所談及的題目也都是當前的一些社會熱點話題。省圖講座同晨報大講堂相比,雖然主講人的權威性和知名度相對較差,但所講題目更加貼切百姓生活,人們也更樂意參與其中。因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不僅要立足于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這一根本,更要保持一種精英立場。如果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只是單純地給廣大群眾提供一種休閑方式,那么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其引領作用將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對于圖書館的公益講座而言,要充分認識到這樣一點:與其開展10期普通的講座,不如開展1次有較大轟動效應的公益講座,進而取得更好的社會影響。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所開展的公益講座不應僅僅局限于實體式的現場講座形式,網絡點播和叢書講座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也應該作為一項重點考慮的講座形式。
3.3 藝術欣賞
一部優秀的文化作品往往更能打動人的內心,美化人們的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幫助人們更好地培養健康的人格。互聯網時代,文化作品形式多樣。公共圖書館不僅需要應用傳統的書籍作品打動讀者,還需有效借助更多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服務讀者,如精選一些經典的音樂、電影等。這種藝術欣賞活動的舉辦,更好地迎合了現代大眾的切實需求,能夠以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讀者,充分應用藝術的魅力。另外,藝術欣賞還可以有效地結合公共講座和討論等形式,以及結合文化網站建設,聯合實施,從而達到一種更好的效果。
3.4 圖書推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相應地,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當今社會,人們在文化層面所欠缺的不再是圖書資源,而是優秀的“好書”。基于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一些網絡暢銷書十分紅火,但其文化價值卻尤為低下。面對海量的圖書資源,很多讀者往往出現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的現象。因此,互聯網時代的公共圖書館需要結合讀者不同知識層次和年齡層次的個性化特點,選擇性地推薦精品書籍。如果圖書館人力資源有限,則可以通過對讀者積極性的有效調動,促使讀者自己推薦好書,并積極進行讀書感想和書評交流。此外,圖書推薦活動的實施可以有效地結合文化網站建設,促使讀者積極參與圖書館文化建設,更好地引導讀者訪問網站,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社區互動,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3.5 活動交流
在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多樣化服務中,交流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服務內容。同樣以湖南省為例,由圖書館所組織舉辦的一系列交流活動,如“三湘讀書月”、“尋找記憶中的城市”等,雖然得到了廣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也使得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時也受到了前期宣傳力度不足以及資金問題的制約。交流活動在社會影響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需要在做好自身的日常活動之外,開展一些大型的品牌活動,并將這些活動的相關圖像懸掛到自己文化網站上,展示給廣大讀者,以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其次,在活動前期的選題過程中,不僅要有針對普通市民的一些活動,同時還要涉及一些更高層次的活動,如“沙龍”和“對話”等,從而有效提高讀者的參與積極性,實現理想主義精神在社會大眾中的復活。
4 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經過長期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由于現實的多變性,公共圖書館在采取應對措施方面也要注重多樣性。在當今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公共圖書館管理應該牢固樹立以人文本的服務理念,對普通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給予更多的關注,從思想層面介入,全力強化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更好地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 高美云.移動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找書難”的原因及對策——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8):96-98.
[2] 張幸格.論“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 屠淑敏,馮亞慧,李玲麗,粟慧.互聯網思維視野下的公共圖書館跨界服務思考——跨界OR被跨界[J].圖書與情報,2015(1):125-130.
[4] 呂瑩.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A].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2015年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三)[C].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編委會,2015:5.
[5] 宋莉莉.物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6] 馮薏儒.“互聯網+”公共圖書館服務未成年人的探討——構建為未成年人服務的個人互聯網圖書館[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2):11-13.
[7] 侯麗萍.論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對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共享[J].群文天地,2011(12):21.
作者簡介:李陽(1987—),女,山東淄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