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云
摘 要:當前,因為行政、學校以和個人三個方面諸多因素的影響,師范生的就業不容樂觀。其中,師范院校在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上的缺失帶來的不良影響會逐漸彰顯。師范院校要從轉變就業引導理念入手,構建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的順利就業以及職業能力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構建
2014年11月,廣西師范大學發布了《2014年廣西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該《報告》指出2014年廣西師范大學師范生就業率約為92%,而從事教育行業的比例僅為41%,在非教育行業就業占了近50%。綜合其他地方師范生就業來看,師范生的就業正在呈現供大于求,就業比例下降且在非教育部門就業的比例增大的現象。這種現象的普遍與持續對于教育這一最大的公共服務領域的未來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1 影響本科師范生就業的因素
從教育部門的調查統計來看,目前,影響師范生就業的主要因素包括行政、學校和個人三個方面。
1.1 行政方面
不少地方雖然教師缺編,但地方政府考慮到財政壓力而大幅縮減了師范生的招聘;退出機制不健全,造成許多崗位被并不合格的教師占據,形成表面超編但實際的教學力量整體不足,有愿望有能力的師范生又無法進入體制的尷尬局面;有些地方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只招聘本地生源;通過教師資格考核的非師范生被允許參加教師崗位競爭,擠占了原本只屬于師范生的教師崗位。
1.2 學校方面
從招聘師范生的用人學校來看,隨著師范生供大于求的形勢出現,有自主用人權的學校在自身人才結構日趨合理的情況下,對進人的需求越來越小,要求越來越高,門檻的提高增加了師范生的就業難度;一些教師結構不合理,需要相關教師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偏遠學校因為生源的減少出現被超編現象,而無法申請到需要的教師編制。從培養師范生的師范院校來看,師范生擴招帶來了供求的失衡;專業設置不能緊隨時代變化,適應社會對不同專業的需求結構的變化;忽視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剛出校門的師范生職業競爭力大的折扣;不少師范院校輕視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的重要性,在師范生就業引導上缺少健全的機制,使師范生在就業競爭中少了來自師范院校的力量支持。
1.3 個人方面
學習期間,對教師的職業認識不充分,職業定位不準,提升自我綜合能力的意識薄弱;一直以來相對較好的師范生就業形勢使不少師范生缺少危機感,就業觀念陳舊,主動擇業意識不強;就業期望值設定過高,絕大部分師范生都向往著去薪酬與工作環境相對較好的大中城市就業,而忽視了這些地方競爭壓力大,入職要求高的現實,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偏遠地區望而生畏;也有一部分師范畢業生缺少必要的求職技巧,在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求職過程中喪失機遇。
綜合來看,雖然行政方面的因素影響顯著,但隨著基本教育服務均等化理念的深入和相關政策的推行,行政方面的因素對師范生就業的不良影響會越來越小,而師范院校在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上的缺失帶來的不良影響會逐漸彰顯。
2 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的構建
師范生就業引導機制的構建是在基本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有效解決師范生就業難題的重要舉措,同時學生個人在就業方面的不利因素也可以通過就業引導機制的健全得到相應的彌補。
2.1 轉變學校就業引導的理念
學校對學生的就業引導對解決就業難題,促進學生的順利就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負責學生就業引導工作的就業指導中心,要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轉變工作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促進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提高和職業的長遠發展出發,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
2.2 完善學校就業引導的體系
完善的就業引導體系是學校有效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必要前提。首先要建立健全校系兩級就業指導機構并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使學校的就業引導規范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強化與就業職能部門與教育人事部門的溝通,加強對就業形勢的信息搜集與分析整理,對相關就業政策進行及時、準確的解讀,使學校的就業引導專業化。
2.3 優化學校就業引導的方式
作為學校與社會聯結紐帶的就業指導中心,要充分利用并擴充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將這些資源引入到就業指導工作中來,拓展學生的眼界與思路,讓學生在與社會的充分接觸與交流中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并提高相應的就業能力,提高就業的信心與競爭力;把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念作為就業引導工作的重點,端正學生就業觀念中陳舊落后,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從自身實際與個人長遠發展目標出發,進行就業期望值的恰當設定;把學生的就業心理健康輔導也納入到就業引導中來,作為培養學生正確就業觀念的重要補充,及時發現并疏導學生對就業的焦慮、迷茫等心理,幫助學生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就業,樹立就業的信心。
2.4 完善學生就業反饋制度
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要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及時的跟蹤調查,準確摸清學生的就業情況,特別是學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影響學生順利就業問題以及學生入職后在知識結構與實際能力方面面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等。就業指導中心及時把這些問題反饋給學校的有關部門,為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改革以及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等方面提供依據,提高學校后續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3 結語
在基本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大背景下,師范院校建立健全師范生的就業引導機制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師范生就業難題。在引導機制的構建過程中,師范院校要真正重視師范生的就業指導,真正從師范生的實際出發,發揮群策群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的順利就業以及職業能力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2014年廣西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J].廣西師范大學,2014.
[2] 顧曉明.師范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0(4).
[3] 廖瑩瑩.關于如何構建師范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思考[J].瓊州學院學報,2012(4).
[4] 夏益嫻.淺談如何提高高校師范生的就業競爭力[J].中國職工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