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音
摘 要:中職幼師是幼兒教師的職前教育,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一個基地。美術課是幼師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其中的手工制作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幼師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手工教學中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中職幼師;手工教學;教學形式
手工是幼師專業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它有許多的形式如折紙、剪紙、染紙、泥塑、編織等等。它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當前的傳統手工教學方式還存在一些缺陷,不能更好地提高幼師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本人結合三年來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扎實抓好課堂教學
1.多示范,多啟發
在美術教學中許多技法問題僅用語言表達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注重操作的手工教學,必須加強示范。范作或其他可視性的形象資料在課中適時演示,進行直觀教學,可使教學更加生動,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構思得以馳騁。
范畫包括名家作品、教師作品和學生作品。制作教師范畫,教師一定要在課前熟悉教材,熟練掌握制作技巧。
例如,在剪紙的對稱剪法課題中,本人制作了三瓣、四瓣、五瓣、六瓣、八瓣的對稱剪紙作品,把不同的剪紙造型、不同的剪紙構圖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感受不同的視覺效果,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此時教師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剪紙作品的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問后要對學生強調,是圖形中的相同點,而不是制作工具方面或者制作手法方面。
學生邊思考邊觀察,回答:“每一幅作品中每個瓣是相同的圖形?!苯處熣垖W生上臺指出相同的地方,答對后給予掌聲鼓勵。
教師再次提問:“那大家能說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學生回答:“作品與作品的花瓣的數量是不同的?!?/p>
部分學生能快速地回答出來,但是有一小部分學生不能理解,教師不能忽略這部分學生,應及時分析作品,并闡述正確答案。
2.手工教學與其他學科緊密結合
在幼師教育中,畫畫、舞蹈、唱歌和彈琴等都是相當重要的內容,在學習其他學科時幼兒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手工制作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美術教師要多把手工教學與其他各學科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
例如,本人在折紙課題教學中聯系民族舞蹈知識,學習折疊新疆帽,學習折疊小衣服、小裙子,畫出不同民族的服飾特點。在泥塑課題教學中,聯系簡筆畫中的植物水果、靜物等圖案,制作成立體的泥塑作品,不僅加強了繪畫能力,還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感、立體感和想象能力。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手工課外活動
1.組織開展手工興趣小組活動
組織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手工制作活動,互相交流、共同促進。學生在互教互學中掌握了豐富的手工制作知識,鍛煉了綜合能力。另外,手工興趣小組應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活動,充分展示手工活動的意義。如在充滿喜慶氣氛的日子里做些大紅燈籠、五彩花、彩球;在國慶節、教師節做些以歌頌祖國、熱愛教師為題材的剪紙、彩帶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得到了美的熏陶,還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進一步深化了手工教學的意義。
2.定期舉辦手工作品成果展覽
將學生的手工作品展示出來,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計劃進行與教學緊密相關的手工教學,同時組織師生觀摩,學校統一進行評比,形成學習手工的風氣,豐富學校的文化生活。例如,在2010年第二學期舉辦了手工絲網花作品展,利用鐵絲絲網制作出各種造型,各種色彩的花卉,精美的絲網花展覽贏得全校師生的贊嘆。
三、幼師手工課要與幼兒園教學相結合
幼師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園教師的搖籃,學習手工制作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素質,培養人的創新意識,而熟練地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是成為一名合格幼兒教師的條件之一。
在幼兒教育專業中有些學生認為手工無關緊要,因而學得不用心,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組織學生深入幼兒園,考察幼兒園中手工作品的用途,走向社會,進行調查研究,認清形勢,明確學習任務和方向。
教師應根據幼兒園教學的需要來選擇幼師手工課的教學內容,比如剪紙、折紙、立體構成、粘貼畫、橡皮泥、編織、墻飾設計、教具設計等,這些手工制作內容在幼兒園課堂教學和校園環境設計中都被廣泛運用。選擇合適的手工制作內容是上好幼師手工課的首要條件。
作為一名中職美術教師,在手工課教學形式上追求豐富多樣,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上不應只要求學生安靜,要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要對學生新奇的想法或做法給予合理評價,使教與學的關系達到相互作用、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在學習交往中展現主體性,有助于充分培養、提高幼師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室.手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