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 要:作為高中生學習科目中重要而基礎的一門學科,高中數學教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課程不斷地創新與改革,教育界也越來越關注高中數學教學中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在新課程創新的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出現了自主的課后練習,自主的課堂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標準變革的環境下,應深入探索和研究高中數學的很多研究模式及理念。在深入分析高中數學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對新課程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及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學習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創新的環境下,固有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及思想已經完全不符合教學的要求及學生的需求。新課改改變了固有的應試教育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提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培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高中生的理性思維及數學成績也潛移默化地有所提高。通過對新課程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促使高中數學老師有針對性地增加課改的應用范圍,并且提升高中數學的綜合教學水平。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學生不具備完善的學習技巧,只會死記硬背
當今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許多高中生不能主動接受老師教授的教學內容,這使他們形成了不能主動思考的習慣,長此以往高中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思維都有所下降。比如,學生在進行數學解析幾何中幾種曲線的學習過程中,不同曲線的公式都有相似性,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利于將它們記住,容易混淆,而很多學生因為不具備發散思維而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情況經常在很多高中學校中出現,大多數高中生不具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他們不愿意通過思考來總結知識,更傾向于對所學內容進行死記硬背,但是這種方式的效果不好,并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老師不具備完善的教學技巧,不斷的機械重復工作
在新課程的環境下,各科老師都開始進行教育的創新與變革,然而,很多年齡偏大的老師還沉溺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即使他們用自己的教學方法塑造了很多高素質的人才,然而他們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思想已經與當今社會的發展格格不入,他們的教學模式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因此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固有的教學思想所取得的優秀教學成果,但是新課改精神旨在增強我國的教育水平,因此高中數學老師應該盡可能地實施全新的教學方法,對過去重復機械的授課模式進行改革,不斷地探索全新的教學技巧。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方法
1.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社會生活中信息技術在很多方面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所以時代發展的一個要求就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在新媒體時代環境下,高中數學課堂中,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使用,并以一種有趣、直觀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促使他們對教材中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進行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固有的高中數學課堂老師只在黑板上給學生顯現立體幾何的某一側面,之后大家根據平面幾何對立體的形象進行想象,多媒體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向學生展示詳細的立體形象,讓學生對三維空間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解題方法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新課程環境下,融洽和諧的學習環境的形成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另外,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采取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相互合作及研究能力的提高,增強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如,高中教材中關于數列知識的學習,雖然在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數列知識非常重要,然而很多高中數學老師對其講授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上,很少有老師真正對數列之間存在的內在規律進行總結,帶領大家體會數列內容的博大精深,使學生不能靈活地對數列問題進行分析解決。
3.創新的思維方式
新課改環境下,高中數學應著重關注創新思維方式。數學教學旨在增強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本質。所以,在高中數學學習中融入創新的思維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利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實現數學教學的目的。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與數學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更關鍵的是,老師可以在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并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在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下和同學們進行有效的交流,最終在輕松愉快的教學背景下促使學生養成數學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黃巖.初高中數學教學的區別與銜接方法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
[2]劉術青,田炳娟.轉變高中數學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創新意識[J].才智,2011.
[3]涂紅.新課標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
編輯 薄躍華